提升监管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03月19日 A4 版)

  近年来,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打造“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升级版,不断提升监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较好成效。

突出规范统一
  我们注重协同联动、统一规范,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长效。
  一是抽查机制运转协调。对内,全系统建立健全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信用监管部门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一线检查组具体检查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外,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市场监管部门总牵头、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
  二是抽查基础规范统一。制定“双随机”抽查实施办法和工作指引,规范全流程操作。着力统一融合市场监管领域“一单两库”,推行“点菜式”抽查,按单确定具体检查项目、内容和比例等。
  三是联合抽查常态长效。牵头组织“机动式”跨部门联合抽查,既实行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的综合性抽查模式,又推动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的专业性、行业性联合抽查模式。制定发布《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推动全省政府部门监管制度、流程、机制统一。2月20日上午,福建省市场监管局会同8个部门召开上半年全省企业跨部门联合抽查启动视频会,这是全省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后的第一次联合抽查,结合信用风险分类,抽取企业19823户。2017年以来,我们已部署开展4次全省性联合抽查,参与部门范围不断扩大,部门数量持续增加,总数近30个次,已检查企业73621户。

突出风险分类
  我们注重精准高效,推行分类抽查,增强监管实效。
  一是创新推行依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抽查。制定出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暂行办法》,以守法诚信为原则,以归集的企业信用信息为依据,把企业信用状况划分为良好、守信、一般、失信、严重失信共5类,并以此研判企业风险程度,作为监管执法内部参考。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合理确定抽查比例频次,实施差别化监管,减少信用良好和守信企业抽查比例频次,尽量做到“无事不扰”;有针对性地增加失信企业、严重失信企业抽查比例频次,做到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
  二是运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强化重点抽查。我们连续3年开展大数据分析运用,建成6个分析运用系统,形成10份较高质量分析报告,紧扣群众反映热点、营商环境痛点和市场监管难点,实施“点穴式”精准抽查,增强监管实效。
  三是改革创新检查方法。对失信、严重失信企业一律实行现场检查;对守信企业以书面检查为主;对前一年被抽查未发现异常,当年又被抽到的企业实行承诺存档备查;探索实施企业公示信息和网络经营企业线上监测检查。这些因企制宜、利企便民的检查方法,受到广大企业好评。

突出系统集成
  我们注重智能一体,强化支撑保障,推动系统集成抽查。
  一是强化抽查系统保障。以公示系统(福建)为依托,实现名单随机抽取和匹配,抽查结果录入、公示和运用“一站式”操作。同时积极构建福建省统一大市场智能化全程综合监管系统,着力提高科学化、智能化、一体化抽查水平。
  二是强化专业技术保障。推行特殊领域“集成化”监管,在检测机构、专业设备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强化对基层的支援支持。
  三是强化抽查能力保障。通过政府购买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审计检查服务、建立内部专业会计和特殊产品监管专家库、定期举办抽查培训班等方式,提升执法人员抽查工作能力。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黄培惠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