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

力争到2022年,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11月26日 A1 版)

  本报讯(记者 李 春)11月24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全文见8版)。这是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出台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纲领性文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保护水平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力带动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取得显著成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4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提升至第31位。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制度、优化机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
  《意见》共99条,在强化制度约束、加强社会监督共治、优化协作衔接机制、健全涉外沟通机制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部署。《意见》提出,要不断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手段强化保护,促进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力争到2022年,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局面明显改观。到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保护能力有效提升,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得到更加有效发挥。
  《意见》要求,加大侵权假冒行为惩戒力度、严格规范证据标准、强化案件执行措施、完善新业态新领域保护制度。加快在专利、著作权等领域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探索加强对商业秘密、保密商务信息及其源代码等的有效保护;加大刑事打击力度,研究降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入罪标准,加大量刑处罚力度;探索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制定电商平台保护管理标准等。
  《意见》要求,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模式,加强专业技术支撑。优化授权确权维权衔接程序,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办案协作,推动简易案件和纠纷快速处理,加强知识产权快保护机构建设。更大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健全与国内外权利人沟通渠道,加强海外维权援助服务,健全协调和信息获取机制。
  《意见》明确,全面加强党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属地责任。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鼓励条件成熟的地区先行先试,率先建设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区。将知识产权保护绩效纳入地方党委和政府绩效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要求有效落实。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