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晋江精神”创造“泉州速度”

——写在福建省泉州市市场主体突破一百万户之际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11月26日 A2 版)

  “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0万户。”11月21日,福建省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对外公布这一消息。
  近年来,泉州市市场监管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行政审批管理模式,树立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办事形象,为群众“解绊”,为企业“松绑”,大大激发了民营经济活力。
  “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克服了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中政府干预过多的弊端,带动整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降低了创业创新的制度性成本,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陈开基表示。
  改革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4年,泉州在全省率先拉开商事制度改革序幕。围绕“放得活”“管得严”“服得好”,泉州市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新举措,为全省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可供复制、推广的范本。
  2015年,泉州市在全省首创网商(虚拟)产业园,并在园区试水集群注册登记,打破了一直以来工商登记实行“一址一照”的传统做法,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址多照、住所托管”。以园区管理企业为依托将园区作为入驻网商的住所进行注册登记,解决了无传统意义住所的网商无法办理工商登记的问题,为没有资金、没有办公场地的电子商务创业者提供登记注册便利。
  集群注册模式的推行,助力泉州市打造出全省最大的网商创业摇篮,吸引大量电商企业入驻,形成“巢聚效应”。短短四年时间,泉州市网商(虚拟)产业园入驻市场主体突破8万户,入驻企业纳税累计超过8亿元。
  2016年9月21日,时任泉州市市长康涛、福建省工商局局长叶木凯向个体经营者林丽琼颁发了全国首张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试点营业执照,实现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整合。从“两证整合”到“五证合一”,再到“三十一证合一”、“三十五证合一”,改革的步伐越迈越大、越迈越快,群众办证照越来越简便。
  为方便更多创业者快速进入市场,泉州市还在全省率先启动个体工商户全程智能化登记系统,实现个体工商户“微信申请+直接登记+自动审核+自助打照”。
  今年6月,泉州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试行企业开办“一窗通办”服务。申请人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办件材料,就可办理好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初次申领发票、社保登记等业务。
  市场主体数量增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活力。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不仅让企业和百姓有了沉甸甸的获得感,更让这片宽进、严管、高效的投资热土的创业创新活力持续涌动。

□苏晓晖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