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思维推进市场监管改革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11月26日 A2 版)

  改革市场监管体制,加强市场综合监管,推进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2019年是江西省赣州市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元年。面对时间紧(从1月开始到3月结束)、部门多(涉及工商、质监、食药监、知识产权、价格监督、商务执法等多部门)、任务重(需要推进办公场所腾挪、“三定”方案制定、人员整合等)的复杂形势,我们以系统思维解决改革推进中遇到的盲点、堵点、难点问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改革工作,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扫盲点:十个工作小组解决改革过渡期工作衔接问题
  1月17日,市委研究确定了我局领导班子成员,从组织层面为我局顺利推进改革提供了保障。1月19日,我局召开合并后第一次党组会,根据改革推进需要,结合合并前的领导班子分工,对班子成员分工进行了明确。同时,成立了办公工作组、财务资产工作组、“三定方案”人员整合划转工作组等10个机构改革过渡期工作组,由一名党组成员带队或牵头负责一个工作组,出台了《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机构改革过渡期机关运转工作规则》,对改革过渡期各项工作进行了制度性安排。
  10个工作组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办公场所集中统一、机关科室合理分布、业务工作无缝衔接、后勤事物有序承接,扫除了改革过渡期的盲点,为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疏堵点:人岗相适确保平稳过渡
  人员问题一直是机构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堵点,对于市场监管部门来说,改革涉及的部门多,涉及人员将近600人,实现人员有机整合难度较大。我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好人的问题:
  “三定”方案制定既承上又启下。做好“三定”方案是推进人员整合和岗位设置的基础。我局提前谋划,充分参考总局、省局和其他地市市场监管部门的“三定方案”,积极与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事局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在参照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内设机构设置的基础上,结合赣州实际,增设了基层服务科和科技发展科两个科室,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个人。
  干部调整既管当前又着眼长远。“三定”方案出台后,我们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展谈心谈话等,摸清中层干部的想法和现状。在充分尊重中层干部本人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其学历、履历和特长,从加强干部培养和选拔的角度,对内设科室负责人进行了交流轮岗,覆盖面达93.5%,实现了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的目标。
  富余干部如何安置是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组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于富余干部的安置,一方面我局按照程序积极向市委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帮助2名科级干部交流到其他部门任处级领导职务。另一方面,尊重干部本人意见。我局有5名中层干部主动提出不再担任科室负责人职务,但愿意继续为市场监管事业尽责,局党组对这5名干部给予了妥善安排。

解难点:工作实绩体现改革成果
  市场监管涉及领域广,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监管职责任务繁重。为此,我局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提升市场监管水平,以工作实绩体现改革成果。
  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我局突出打造智慧监管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发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建设了食品安全监管、农贸市场安全监管、餐饮安全监管等7个子系统,录入81407户企业的各类监管数据信息2万余条。积极推进市区一体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服务发展方面,我局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6条和促进服装产业发展14条,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企业简易注销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目前,我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等试点示范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并被列入“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第二批城市。
  在强化市场监管方面,我局制定并陆续开展了“春雨、夏雷、秋风、冬雪”四个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加强打击假冒伪劣、打击传销、整治违法广告等8大领域监管,完成重大活动安全保障任务7次,全市市场秩序保持平稳,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质量安全事故和有影响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改革永不止步。我局将以此次机构改革为契机,积极适应改革后市场监管形势和变化,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市场监管新篇章。

□江西省赣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业有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