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市场监管新闻之花
光阴荏苒,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已经18个年头了。市场监管事业的日新月异和不断变革,是我新闻写作的源头活水,也是鼓励我写好稿出精品的动力。
正因如此,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战线的同志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指示精神,保持对新闻宣传梦想的“恒温”,随时采撷市场监管系统的新闻之花,既让同行分享借鉴,更让群众了解、理解和支持市场监管工作。
比如,去年11月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传递出国家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号。很快,安徽省委、省政府也出台政策明确要求对民营企业轻微不良行为实行容错纠错。于是,我局大胆探索创新,在铜陵市市场监管系统率先推出《枞阳县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十不罚”规定》。我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新闻价值不错的素材,便多角度采写新闻,在《中国市场监管报》等媒体上报道了这一创新做法,既报道规定的详细内容,又跟踪报道制度执行后的效果和市场主体的反映。正是我对此事的6次跟踪报道,引起了县领导的重视,多次表扬我局的创新举措;不少市场主体也反映这一制度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许多外地同行也致电致函我局学习取经。
思想有多远,人才能走多远。近年来,通过文字材料的磨练,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进步。作为一名新闻宣传人,我有责任、有义务针对某些社会现象,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思考人所未察、人所未道的问题。为此,我瞄准媒体评论专栏,围绕党的建设、干部作风、脱贫攻坚、市场监管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领域撰写言论。我时常想,倘若我写的某一篇言论,论点论证能成为领导决策的参考,解决问题的措施能成为推动工作的助力,那就是文章价值的体现。
我腰椎曾做过手术,如今不能长时间伏案写作,但我从未有丁点放弃新闻写作的念头,这都源于对新闻写作最深沉的爱。因为热爱,我一天不看《人民日报》《中国市场监管报》等报刊,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三日不写新闻,就有一种浪费光阴的感觉。
假如把新闻写作之路比作一场登山之旅,鉴于自己阅读量不够、新闻视野不宽,我可能无法抵达新闻写作的顶峰。但是,山峰依然挺拔在那里,那就是我前进的方向、追赶的目标、坚守的动力,是我始终坚守“为人民群众鼓与呼”的心中之高峰。
□安徽省枞阳县市场监管局 章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