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向导 互动平台 成长益友

——各地基层市场监管干部读报用报体会摘登(下)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11月28日 A4 版)

  与报为伴 砥砺前行
  曾经有过这样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如此,读报亦然。在《中国市场监管报》刊登的文章里,有市场监管业务“大咖”为我们讲解业务知识,有兄弟单位向我们展现市场监管工作风采,更有市场监管干部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他们都是高尚的人,是我渴望促膝长谈、见贤思齐的人。虽然我经常阅读《中国市场监管报》,但每每拿起报纸,依然还是会有一份期待。
  2016年我开始从事区局宣传工作,为了提升宣传报道水平,《中国市场监管报》(原《中国工商报》)成为我的重点关注对象。一开始,我比较喜欢《法苑》《研究思考》《法律实务》等版面,刊登的稿件中,有许多业务“大咖”和相关领域专家讲解法规、剖析案例,这对基层监管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很有作用。后来我又钟情于《基层之窗》《基层执法》等版面,看着远隔千里同一战线辛勤耕耘的同事们,我找到了满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如今,由于自己还负责区局的一部分拍摄工作,我爱上了《光影聚焦》版面,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和一份份真挚的情感,在一张张图片的诠释下栩栩如生、感人肺腑。这就是我和《中国市场监管报》的缘分,我慢慢地走近她,读懂她。
  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的日常监管对象有新发地批发市场、大红门服装商圈等全国知名的经营地,在这些地方所做的宣传工作,很有可能接受全国各界的审视。此外,区局有大大小小几十个科室所队,专业侧重不同,宣传需求也不同,这就需要宣传工作接地气,多了解、多沟通、多积累素材。在区局宣传工作中,《中国市场监管报》这个平台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大调研,还是日常工作动态,在和版面编辑沟通的过程中,作为基层宣传干部都受益颇丰,编辑不但帮助提高优化了宣传选题,而且经常为选题的采写提供建议。例如,《北京工商系统近20年罚款金额最大的一起商标违法案件》《“照”上风景——关于营业执照的故事》《心系群众化解纠纷放心消费惠及民生——北京丰台工商分局消费维权工作纪实》等一批反映区局亮点工作的报道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刊发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不但激发了基层干部的工作干劲,鼓舞了士气,而且也是对区局工作的一种鞭策。让我们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 渠忠涛



良师益友 相知相随
  近年来,中国市场监管报社与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基层市场监管工作的报道力度不断加大,为基层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引导和工作实践上的指导。
  《中国市场监管报》立足于市场监管系统,紧紧围绕市场监管总局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发挥着宣传法规政策、指导系统工作、交流地方经验、传递执法信息、维护消费者权益等重大作用。其中,要闻版重点介绍全国系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新举措、新成效,加强了对全系统在思想理论上的引导以及市场监管前沿理论、工作实践的指导,为我们不断提高市场监管队伍综合素质提供了学习平台。
  基层建设、业务研究等版面通过开辟基层专栏,讲好基层故事,积极宣传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取得的突出成绩,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交流工作经验提供了广阔平台。
  法务、新规发布等版面则通过系统发布新规、开辟法规专栏、典型案例分析、以案说法、案例曝光等方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介绍市场监管有关法律法规,交流执法办案经验,形成市场监管系统“大监管”“大执法”理念和氛围,充分展示了市场监管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深受基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好评。
  今年以来,洛阳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商事制度改革、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检测、消费维权等市场监管舆情热点问题,围绕“放管服”改革和市场监管总局工作部署,结合洛阳市场监管实践,借助《中国市场监管报》这个良好平台,介绍了洛阳商事制度改革创新举措和优化营商环境14条优惠措施,发布了食品药品检查情况,宣传了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的阶段性成果及典型案例,展示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成效,为提高洛阳市场监管能力,展示洛阳市场监管整体形象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和工作指导。

□河南省洛阳市市场监管局 霍万峰


善于捕捉 聚焦亮点
  进入读图时代,新闻摄影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影响力日益凸显。作为一名在市场监管部门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人员,自然是《中国市场监管报》的铁杆读者,前些年也“客串”过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如何表现监管执法而不落入俗套?作为新闻摄影者,既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和捕捉生动画面的眼睛,还要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大脑,做到遵循常识常规而又不拘泥于常规。一般而言,反映市场执法的摄影作品要突出执法人员的形象,人物一般为正面或微侧,从背部拍摄是大忌。但是,今年8月6日2版刊发的一幅照片就打破了这个常规。照片反映的是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查扣“三无”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场景,照片以俯视角度拍摄,3名执法人员均正在低头查封堆积在地面上的蓄电池,若干贴有市场监管部门封条的蓄电池成为照片的“主角”。在这幅作品中,虽然执法人员没有“露脸”,但现场感十分强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机构改革后,市场监管职能更加丰富,新闻摄影题材也更加广泛。摄影作品要反映丰富生动的工作实践,而不能局限于监管执法。今年7月13日1版刊发的照片《开放,让食品检验看得见》,画面中群众代表走进食品检验实验室,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体验检验取样等过程,旁边另一位参与开放日的人员拿起手机拍摄,一幅生动、真实而又新颖的摄影作品,让人耳目一新、亲切自然。前段时间报纸刊发的多幅照片,反映特检人员深入结构复杂、条件严酷的大型锅炉、压力容器中进行检查检验,同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新闻摄影报道中,如何让照片“活”起来、紧扣主题耳目一新,需要拍摄者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较强的摄影基本功。我将持续关注和阅读《中国市场监管报》,期待看到更多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以此鼓舞和激励基层通讯员不断前行。

□山东省临沂市市场监管局 宋红雨



搭建平台 携手同行
  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把新闻宣传工作与市场监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发展,连续多年在重庆市市场监管系统名列前茅,时常有鲜活的报道在《中国市场监管报》上“露面”。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立足于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着力构建市场监管“大宣教”格局。为切实抓好宣传工作,我局专门成立了宣传教育科,落实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宣教科具体抓,外宣联络员共同抓”的多位一体宣传工作机制,并建立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新闻稿件审核制度等,使新闻宣传工作有章可循,用制度把牢新闻宣传质量关。
  为了更好地提升新闻宣传质量和效果,我局注重与报社编辑部加强沟通,搭建交流平台,请教新闻写作等相关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业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新闻报道水平突飞猛进。久而久之,《中国市场监管报》已成为我们指导工作、展示成效、树立形象的平台。
  在新闻宣传工作上,我们紧紧围绕市场监管工作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抓好新闻策划,将宣传工作融入到重点工作全过程。如在2018年创新“银政通”注册登记中,其改革过程及成效通过报道,宣传效果突出,实现了新闻宣传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同步发展。
  我们将持续以《中国市场监管报》作为新闻宣传“主战场”,更好地发挥分享、交流监管、服务和消费维权经验及成果的平台作用。我们也希望中国市场监管报社不断扩大影响力,将全国市场监管工作成效推向全社会。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 况常均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