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首发响应”实现数字化监管

近日,浙江省诸暨市某民营医院迎来一批执法人员,包括市场监管局、卫健局、消防救援大队等6个部门的执法人员。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是否合规,医疗废弃物处置是否规范,消防设施是否到位……执法人员各司其职,在平板电脑上熟练地操作,记录梳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通过网络第一时间交办,责令当事人限期整改。
原来,这是一次多部门联合检查,进一次门,便可查多件事。仅用两个半小时,联合执法组就完成23项事项检查,检查出8个问题,要求医院限时整改。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还避免了因检查过多造成执法扰民,得到受检单位的肯定。“执法部门组团检查,不仅减轻了我们的陪检压力,也有助于医院迅速系统地查缺补漏。”该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这次检查由诸暨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发起,一个工作日内,便得到其他具有相应监管职责部门的响应。为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执法效能,诸暨市借力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及“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创新制定“首发响应”机制。各部门都可以牵头发起跨部门行动,联合执法资源,构建起规范、精准、协同、高效的执法模式,有效解决任性执法、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问题,构建起规范、精准、协同、高效的“互联网+”协同监管格局。
多类事项协同监管,体现“诸暨作为”。诸暨市推行“部门联合、按标监管”工作模式,在全市30个部门内通过行政执法监管平台落实“首发响应”机制。建立联合随机抽查对象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明确由任务牵头部门通过平台PC发起跨部门检查任务,参与部门在线接收任务、启动响应,依据任务要求确定检查人员和检查事项,做到“首发响应、一次检查、协同监管”。截至目前,全市运用行政执法监管平台设置“首发响应”“双随机”检查、专项检查、协同检查等任务共计99条。
任务流转一日响应,打造“诸暨速度”。诸暨市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首发响应”运行顺畅。牵头部门发起任务后,参与部门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通过执法监管平台作出响应并完成任务下派工作。执法人员运用过“掌上执法”系统迅速开展检查行动,做到对外横向协同、对内纵向协同。对未按规定及时响应造成跨部门检查行动失败的部门,由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诸暨市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予以通报批评或追究责任。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双随机”及专项检查1963次,跨部门联动管理工作认领率达100%。
执法过程科技融合,彰显“诸暨智慧”。通过系统数据上传和云端共享,首发部门可通过平台查看响应结果、跟踪督查任务执行情况,后期可运用系统数据分析行动成效,结合信用等级及风险预警筛选确定重点检查对象,实现监管对象靶向瞄准,辅助优化监管决策。诸暨市提供科技设备支持,为执法人员配备内置“掌上执法”系统的平板电脑100台、随身蓝牙打印机60台,便于实时录入检查情况并突破纸质监管局限,实现执法文书现场打印,全面释放智慧监管效力。
联合检查后,将通过数据分析,结合信用等级、风险预警和历次检查结果筛选确定重点检查对象,真正把执法力量用在“刀刃”上。
进一次门,查多件事。行政监管数字化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诸暨市通过“首发响应”机制实现数字化监管,既方便企业,又提高执法部门的监管效率,丰富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内涵。
□方春均 周 璟/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