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电动平衡车任性行驶
今年4月,浙江缙云一名8岁小男孩的手指被卡在了电动平衡车里动弹不得,无计可施的家长只得向消防部门求助。消防员到达现场后,发现小男孩右手的3根手指被紧紧地夹在电动平衡车车轮和挡板处,且已出现红肿现象。消防员检查电动平衡车结构和材质后发现,车轮胎和外壳均为硬质塑料,缺乏弹性,只能用螺丝刀和扳手将其逐一拆卸,孩子的手指才可以出来。
近年来,电动平衡车产品流行,许多家长都把它当作一种玩具,或当作可以锻炼孩子运动能力的运动器械来选购。一些商家也抓住家长这一心理,用尽“忽悠”之能,称电动平衡车有益于儿童锻炼平衡能力。然而,电动平衡车产品属性不明,不当使用风险较大。前不久,北京有一名7岁女童在骑行时突然失控,从电动平衡车上摔了出去,造成左臂粉碎性骨折,其伤势相当于从3层楼的高度摔下来。因此,面对日益失控的电动平衡车,各地应该果断采取措施,不失时机地为其踩一踩“刹车”,莫让其任性行驶。
抓源头,给电动平衡车的生产销售戴上紧箍。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统一电动平衡车的生产标准,明确产品的根本属性、技术要求、安全指标、风险警示和防护提示,并限定其最高行驶速度,规范其生产销售流程。有关质量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管,取缔非法生产企业,打击那些夸大电动平衡车作用的宣传行为,从而杜绝不合格电动平衡车流入市场。
抓宣传,增强电动平衡车使用人员的交通法规意识。各地交管等部门要不失时机组织开展交通法规“进社区”“进学校”“进幼儿园”等活动,通过专题讨论、图片展览、安全分析等形式引导孩子及孩子家长增强遵章守规意识。尤其是家长,除自觉购买符合标准的电动平衡车外,还要指导孩子在骑行时控制骑行速度,并帮孩子佩戴好头盔、护膝、护肘、护腕等护具,以降低电动平衡车失控摔倒时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抓治理,解决电动平衡车上路行驶问题。电动平衡车没有方向盘、手动刹车,其停止、前进和转弯都是靠身体的倾斜控制,因而既不是机动车,也不是自行车,故而绝对不能上路行使。对此,各地应参照相关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加强对上路电动平衡车的管理。
□袁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