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智慧”革新

——餐饮业界走上智能化发展之路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0年10月15日 A7 版)

  从能够烹饪3000多道菜品的家用智能机器人,到可以“网订柜取”的早餐自提柜,再到全程可追溯的放心肉智能交易监管平台,当前餐饮业界正掀起一场智能化新浪潮,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运营模式,也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更安全的消费体验。

AI“大厨”提供贴心服务
  “小优,我要吃糖醋排骨”
  “我们开始做菜了,先放入10克油,加入10克姜片……”
  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的服务机器人·智能科技专题展区,记者在一桌佳肴旁边见到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大厨”。这位“大厨”不仅精通不同风味菜品的烹饪方法,而且不会疲倦、效率奇高。
  这位“大厨”的全称是“爱乐优膳养大师”,在和人类互动交流时的小名叫“小优”,是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服贸会上全球首发的家用机器人。
  记者看到,对于简单的菜品,“小优”5至10分钟就能炒好,而像糖醋排骨等复杂菜品也只需 20多分钟。使用者只需根据机器人的提示,按步骤加入食材和调料,其余焖、炖、蒸、炒、煮、研磨等流程全都可以交给机器人完成。同时,它还具备多模态交互功能,并能根据人们的口味、需求推荐菜品。
  在展示现场,“小优”烹饪制作的菜品摆满了一桌,有鸡爪、小炒肉、水晶皮冻、水煮牛肉、蒜蓉开背虾、凉拌黄瓜卷等,每一盘菜肴都色香俱全。据工作人员介绍,“小优”还具备多模态交互功能,能根据人们的口味、需求推荐菜品。
  “尽管现在外卖点餐比较流行,但很多人还是怀念在家现做现吃的感觉。”一名参观者说,“未来有了这种炒菜机器人,只需要买一下米面蔬菜,剩下的烹饪交给它就可以了。”
  有关专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智能科技的大量运用,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依托大数据深度计算系统的厨师机器人,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炒菜烹饪、健康顾问、养老照护等多种功能。

“网订柜取”推动早餐革新
  从今年8月底开始,在上海市多个地铁站出口,一排排智能早餐自提柜成为上班族的晨起“打卡”之处。
  在手机App选好早餐搭配,点击屏幕下单,马上能收到取餐码,随后在自提柜手机扫码,便能拿到餐品。从预订到取餐只需两分钟,全程无接触服务,既快捷又卫生。
  目前,这种数字化早餐店正在上海市加速布局。从煎饼果子、肉包菜包到咖啡、豆浆,消费者只需动动手指,花上10元钱左右就能买到一份丰盛的早餐。
  不仅如此,“网订柜取”模式也与传统零售业态相结合,延伸应用到了超市、便利店中。
  在上海市新一轮早餐工程建设中,市场监管部门在保障食品安全底线不放松的前提下,允许符合要求的食品销售经营者兼营餐饮服务。便利店新增了现做现卖的中式早餐档口,再配备上“网订柜取”的经营模式,大大提升了用餐高峰时段的经营效率。
  上海逸刻新零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赵陈斌介绍,一般的传统便利店,在一个早晨时段的餐饮服务量,最多只能达到100到200单。现在引入“网订柜取”模式,一家门店同样时段提供的消费者服务量,已能达到400到500单。
  目前,一些外卖平台也开始涉足智能取餐柜,通过共享机制的外卖自提柜,分摊早餐高峰时段配送成本,提高了外卖骑手的送餐效率,减少了错单率和超时率。
  有关机构预测,2021年中国消费者的早餐食品总消费额将达到1.948万亿元。面对如此大体量的市场,数字化智能早餐店的推广,为食品及餐饮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智慧监管”严守安全底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前,数字化模式、智能化应用不仅广泛应用于餐饮市场,也为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全新的改变,极大提升了监管效能和精准度。
  在湖南省长沙市,市场监管部门贯彻以服务换取数据、用科技创新监管的理念,创建了具有追溯查询、预警举报、分析决策、信用公示和辅助交易五大功能的“放心肉”智能交易监管平台。
  针对以往肉类市场经营主体不清、流向不明等老大难问题,“放心肉”智能交易监管平台通过在线订货、聚合扫码支付等方式,实现了屠宰场、批发商、零售户、消费者等各层流转数据的“静默”实时采集,实现了从屠宰企业到消费者的全程可追溯,提高了监管精准化水平。
  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完整采集原辅料购进、库存管理、产品检验、销售流向等数据信息,形成食品安全全程追溯数据链条。借助这一追溯系统,市场监管部门可快速开展网上巡查,实时监控辖区各食品经营户的食品进、销、存情况,准确掌握每批次食品的来源、流向及数量,并对过期食品和问题食品的处理情况进行有效跟踪,实现了从食品准入、销售到退市的全程网络化监管。
  不仅是监管部门,电商企业也通过智慧化手段,有效加强了食品安全风险防范。
  美团平台打造了云端软件智慧监管服务系统——“政企通”。该系统依托巨量平台主体信息资源,可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信息精准投放、风险监测排查、协同监管和行业数据分析等服务,大幅降低了监管资源投入,同时为政府部门提供展示窗口,及时公示投诉、处罚等信息,强化社会监督,促进社会共治。
  舌尖上的美食令人回味,舌尖上的“智慧”更添惊喜。随着智能化的广泛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必将为企业商家、监管部门以及广大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服务和体验。

□本报记者 李 晶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