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
——湖州市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工作纪实
浙江省湖州市于2018年4月成功获批为全国首个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城市。截至今年7月底,湖州已有66家企业、90个产品通过全国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多维推进试点
获批试点后,湖州市按照“统一目录、统一标准、统一评价、统一标识”原则,多维协同推进试点工作。
构建绿色认证“组织+政策+评价”三大体系,确立绿色认证运行框架。成立湖州市绿色认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工作的9条政策等,为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保障。将绿色产品认证纳入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范畴,并纳入市对区县生态文明暨美丽湖州建设工作考核内容,为试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评价保障体系。
探索“绿色标准+绿色认证”模式,推动绿色智造发展新路径。将标准、认证与绿色发展理念紧密衔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湖州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制定绿色制造相关产品标准32项,扩大绿色产品认证范围。
强化认证结果采信,推进绿色制度落地。搭建政府采购云平台“湖州绿色产品馆”,打造“互联网+政府采购+绿色产品”模式,助力湖州绿色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政府采购领域打开销路。开展三星绿色建材评价证书与绿色产品认证证书的转换试点工作,建立三星绿色建材评价与绿色产品认证的采信互认机制。对能够达到绿色产品认证要求的三星绿色建材直接采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加快绿色产品社会采信使用,获证企业80%以上享受绿色信贷优惠。
多样化宣传推广,传递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召开绿色产品认证专题媒体会、长三角绿色产品认证推进会等,扩大认证知晓度,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逐一破解难题
绿色产品体系建设实践尚短,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难题。
第一大难题,对绿色产品认证的市场认可度低。试点初期,企业、消费者对绿色产品认证概念模糊,认可度低。为此,湖州市市场监管局在明确总局要求后,面向区县市场监管局、认证机构、企业开展培训宣贯。发动区县市场监管部门以“三服务”活动为载体,开展下沉式服务,上门为企业讲解开展绿色产品认证的背景、意义,通过率先发动龙头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产生示范效应,带动全行业绿色发展。
第二大难题,如何提升企业和消费者获得感,让绿色认证从政府推动转向市场需要。湖州市市场监管局重点从推动绿色产品认证采信互认、推动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加强绿色产品宣传推广入手,出台《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工作的九条政策意见(试行)》,在绿色发展规划、标准创新、采信互认、政府采购、绿色金融等方面通过政策奖励和引导,鼓励企业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上线“湖州绿色产品馆”,实现绿色产品与环境标志产品、节能产品等同的政府采购政策待遇。组团参展首届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借势借力宣传推广,提升绿色产品消费者认知度和国际影响力。
第三大难题,技术难题。部分企业对标准内容提出疑问,湖州市市场监管局面向认证机构、企业调研收集问题反馈并形成汇总报告,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绿色产品标准化总体工作组进行沟通协调,以问题为导向加快推动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的修订步伐。
持续完善认证
湖州市市场监管局建立部门协调机制,按照“统一协调、共同实施”的原则,统筹协调和不断健全绿色产品的相关配套政策,落实绿色产品研发生产、消费采购等环节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与相关部门主导的涉绿认证制度不断衔接,通过采信互认实现绿色产品认证与其他涉绿认证的分步分级整合。
该局重点突出与消费者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生活资料、终端消费品等产品,把市场成熟度较高的团体标准纳入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不断扩大绿色产品认证标准供给和认证范围,持续推动绿色产品认证发展,营造绿色认证的良好氛围。
该局不断推动绿色产品认证结果的运用,通过宣传推广、政策引导等加强绿色产品认证的知晓度和认可度,通过质量比对活动等提升绿色产品的品牌信誉度。
□卢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