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责任体系 抓好责任落实
——全国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工作座谈会综述
11月10日至11日,全国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工作座谈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省烟台市召开,来自各省区市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食品生产监管的相关人员,有关食品行业协会负责人和部分大型企业代表共聚一堂,讨论交流。
加强食品安全治理,核心在落实责任,根本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市场监管总局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监管的首要职责,坚持把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监管执法,加强宣传引导、优化帮扶指导,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座谈会上,山东、湖北等地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以及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食品安全负责人介绍了落实主体责任的做法。
遵循“四个最严” 推动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侯成君表示,遵循“四个最严”的要求,以最严格的监管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实施执法办案12条意见措施,对违法行为实行顶格处罚、处罚到人、行刑衔接、公开曝光。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担当作为,扎实推动落实企业主责,全面提升监管能力,为全国食品生产监管工作贡献“山东力量”。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彭明方指出,企业食品安全主责是否落实,看似在企业,实则在监管部门。该局实施主责与企业风险分级的衔接融合,对列入蓝色、黄色等级的企业,每年度实施1至2次检查;对列入橙色等级的企业提高风险等级,每年度对企业实施3至4次检查,严格实施处罚;对列入红色等级的企业,移交执法机构立案查处,以严厉的处罚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黄绍龙介绍,为指导和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广东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从构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工作机制入手,以监管与服务双结合为抓手,通过强化各方责任,促进企业主动守法、严格自律,持续增强全省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意识。
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吴娟指出,近年来,该局坚持把生产企业作为抓好食品安全的源头,坚持把健全的制度机制作为推进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效落实的基础,细化标准,有序运行。该局以“六个抓手”为重点,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紧抓不放、持续用力,先后引导1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取得HACCP等先进管理体系认证,205家企业建成电子追溯系统,全市911家食品生产企业100%完成自查并作出安全承诺。
坚守匠心 切实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历俊介绍,三元食品完善了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乳品安全管控体系,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全程监控项目,将乳品安全管控的关口前移;创建了乳品安全风险监控技术平台,通过原料产品赋码系统、经销商管理系统之间高效率的信息共享,实现产品从原料到消费者的全程正向和反向的双向追溯和生产全程电子化信息管理;研发了常见乳品安全风险快检关键技术,提升了风险监控能力。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质量总经理亚本勤指出,公司从文化管理、标准管理及制度管理3个方面保障食品安全工作。该公司提出了“产品质量管理无小事,食品安全责任大于天”的管理理念;成立了企业标准化委员会,深抓标准化工作,并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自上而下建立了三级食品安全和质量监管制度,总部一级设立了安全环保部(SHE),不定期对下属公司进行“飞行检查”。
河北金沙河面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魏永杰介绍,食品安全关键在企业自律、自主落实主体责任。金沙河集团从落实食品安全领导责任、管理责任、检测责任、风险防控责任、投入责任等5方面确保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下一步,将始终坚持“为员工创造福利、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大众创造健康、为社会创造和谐”的理念和使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巴彦淖尔市三胖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忠介绍,公司自投产开始已建立完整有效的追溯管理制度,并一直有效执行。从2017年开始,为进一步提高内部追溯时效,公司信息部结合SAP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真正实现从原料供应商到整个加工环节再到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高效追溯功能。下一步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技术创新为中国的炒货行业增光添彩。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基本要义、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基本保证、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下一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年行动,以更严格的制度、更精准的措施、更智慧的监管、更优质的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品质、打造食品品牌、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袁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