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推进气瓶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一百一十万只气瓶将实现“一瓶一码”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1年01月14日 A2 版)

  本报讯 为加强源头监管,广东省清远市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持续深化气瓶安全监管改革,全面理顺气瓶充装、检验、监管等各环节的权责关系,健全信息化追溯机制,建立主体责任明确、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并行、社会救助及时的气瓶安全运行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清远市有液化石油气充装站31家,在用液化石油气钢瓶数量约110万只。去年10月,清远市政府出台气瓶安全监管改革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变更气瓶登记方式,使用登记证上由登记气瓶转为登记气瓶充装单位,明确气瓶充装单位为气瓶使用安全首位责任人,构建以气瓶充装单位为责任主体的气瓶管理制度,落实气瓶充装单位对本气站气瓶管理职责,有效压实主体责任,解决气瓶管理错位问题。
  根据方案要求,清远市市场监管局将建立气瓶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并与气瓶充装单位建立的气瓶管理系统实现实时互联互通;采用二维码方式对登记的气瓶设置电子标签,实现“一瓶一码”,加载电子档案,记录充装、检验全过程信息。
  据介绍,实行气瓶安全监管改革,为每只气瓶安装二维码电子标签。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随时掌握气瓶安全参数和内装气体质量、来源情况,既保障用户知情权,也有效推动了社会监督。
  根据计划,在清远市气瓶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基础上,各有关职能部门共享使用清远市气瓶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气瓶从检验、充装拓展到瓶装液化石油气运输、储存、配送、使用等各环节全链条信息化管理,构建气瓶充装质量安全溯源体系。
  “对气瓶充装、经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实施全链条全环节监管,将有效打击‘黑点’‘黑瓶’‘黑气’‘黑车’,最大限度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有效遏制因不安全气瓶和质量不合格气体引发的安全事故。”清远市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刘旭东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