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衣神器”暗藏风险 甬企拟定团标“突围”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邀请全国家用电器标准技术委员会、浙江省家电协会等机构专家,以及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有关人员,就浙江制造“蒸汽挂烫机”团体标准制定展开研讨。
今年5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挂烫机质量问题。让标准成为质量的“硬约束”成为市场与业界的共同呼声。此次宁波领衔挂烫机团体标准制定工作,能否成功破局?
“熨衣神器”暗藏风险
近年来,一种用于熨衣物的新产品——织物蒸汽机日益流行,被喻为“熨衣神器”。它其实是一种通过在衣服和纺织物的表面直接施加蒸汽以去除褶皱的电器产品,俗称蒸汽挂烫机。
与传统电熨斗相比,蒸汽挂烫机操作简单,无需熨烫经验就能轻易上手,除皱效果好,而且还有一定的除菌功能,广受消费者欢迎。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各种品牌、各种造型的蒸汽挂烫机琳琅满目,售价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挂烫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在火热的市场行情下,生产企业多了起来,竞争也日趋激烈,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发布的蒸汽挂烫机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显示,40批次样品里有3批次涉嫌假冒,且按照现行国标检测全都不合格;另外37批次样品里有4批次为不合格产品。
“产品质量检测一共16个项目,5个项目有问题。”市标准化研究院专业人士介绍,有的产品稳定性不够,实测中出现倾倒;有的蒸汽喷射口易堵塞,蒸汽时大时小;有的电源线发热发烫严重。“这5个项目里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而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基本的产品质量意识,设计不当而造成的。”
据了解,在今年抽检的不合格蒸汽挂烫机产品中,有一款出自宁波慈溪。
三年国抽不合格率均偏高
由于蒸汽挂烫机越来越普及,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对该产品的抽查力度,从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组织蒸汽挂烫机产品国家质量监督抽查。
资料显示,2018年国家抽查38批次样品,2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65.8%;2019年抽查40批次,1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27.5%;这次抽查的不合格率为17.5%。“从结果看,总体不合格率偏高,而且不合格项目大多涉及产品安全,需引起重视。”该专业人士表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挂烫机生产国,而慈溪就聚集了不少挂烫机生产企业。
“慈溪有上规模的挂烫机生产企业,也有小企业,我们不能眼看着这一区域产业优势变成劣势。”市标准化研究院在一番调研后,决定与龙头企业一起制定产品标准,“在当前形势下,价格战、概念战等初始的竞争手段已经落伍,唯有通过标准化战略掌握产品的市场话语权,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制定团标破局“行业信任”
2020年,在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牵头下,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了浙江制造“蒸汽挂烫机”团体标准并最终获得立项。
“浙江制造‘蒸汽挂烫机’标准是一项团体标准,代表着国内先进水平。”凯波公司负责人介绍,在市标准化研究院专家的帮助下,企业结合自身企业标准,启动了“蒸汽挂烫机”团体标准制定工作。
该负责人称,标准增加了安全要求,如倾斜12度不翻倒,刷头手柄温升≤35K等;提升了产品性能要求,如改行业标准中蒸汽连续性10分钟内可以中断2次为10分钟无中断;提高了寿命要求,如易损的蒸汽触发键新增5万次测试,整机寿命从500小时提高为600小时等。
“好的标准代表着市场导向,是生产出好产品的基础,获得品牌影响力的关键。国外都是通过团体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我们也希望市场主体制定团体标准增强产品竞争力,促进行业发展,有效推广科技成果。”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有关负责人说,团体标准一旦出台,相关企业即可在获允许情况下自愿采用。
□王 岚 余 丹 徐敬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