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四十五项地方标准

涉及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多个领域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1年07月20日 A7 版)

  本报讯 (记者 李 翔)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北京市日前发布45项地方标准。其中,首次制定标准30项、修订标准15项。按照涉及领域分,资源节约与利用标准14项、工程建设标准9项、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7项、环保标准5项、卫生标准4项、信息化标准2项、农业标准2项、服务业标准1项、公共安全标准1项。
  此次发布的多项地方标准支撑北京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2022年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其中,修订《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规定了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的等级划分、作业要求、作业信息、质量要求和质量检查等内容,将为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工作有序开展及合理监督提供有力依据,有利于提高城市道路洁净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修订《车用汽油环保技术要求》《车用柴油环保技术要求》,从源头上减少移动源排放污染,支撑做好2022年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修订后的标准全面严于国家标准、日本标准和欧洲标准。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标准实施后,汽油车颗粒物排放可下降20%至30%,碳氢化合物下降10%至15%,一氧化碳下降6%至10%。柴油车颗粒物排放可下降20%,氮氧化物下降10%。”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碳中和方面,制定《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企事业单位碳中和实施指南》《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有利于支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2035年碳排放持续下降、在全国率先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制定《快递绿色包装使用与评价规范》,规定了寄递企业邮件包装和快件包装的绿色使用要求、操作和管理要求以及评价等内容。
  在民生工程建设方面,修订《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与相关国家标准相衔接,提升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将为全市500余家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供更加科学、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方面,制定《医务人员传染病个人防护技术规范》。据悉,该标准是国内首个针对传染病的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技术标准,规定了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护基本要求、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内容。该标准实施后有利于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提供指导,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风险,保障医务人员生命安全。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