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处置电梯困人事件4.6起
南宁“电梯云”平台运行一周年显成效
本报讯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电梯“96111”应急呼叫中心运行一周年成效展示暨“电梯云”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运行一年来,南宁电梯“96111”应急呼叫中心共计接听来电57445通,处置困人求助1694起,平均每天处置困人求助事件4.6起,全市平均救援到达现场时长19.96分钟,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时间(30分钟)。
为高效预防和减少各类电梯安全事故发生,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市场监管局和云宝宝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南宁市电梯物联网服务及应急救援公共服务平台(简称“电梯云”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电梯应急救援的响应速度和安全保障水平。
今年4月29日10时30分左右,电梯“96111”应急呼叫中心接到一名女士来电求助,称其与孩子被困于隆安县某小区电梯内,不清楚被困在几层,电梯按键均无反应。工作人员立即通过应急识别码查询到该女士被困的电梯是该小区G10栋1单元B梯。经过与乘客确认位置信息后,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专业人员赶往现场。10时35分,工作人员致电安抚这名女士,告知已联系救援人员,请她耐心等待。10时40分,被困女士安全撤离电梯。经查,该电梯产生故障系停电跳闸所致。
目前,南宁市在“电梯云”平台备案的维保公司达205家,认领电梯数量43321台,已备案的使用管理单位2081家;全市加入“电梯云”平台的电梯达40163台,约占全市已认领电梯总量的92.7%。
经“电梯云”平台数据分析,全市电梯困人故障高发时段是12时至13时、18时至20时;造成电梯困人故障的4个主要因素分别是:电梯门系统故障、电梯控制系统故障、安全保护装置故障、乘梯人使用不当。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电梯云”平台建设推进计划,第一阶段基本完成了“96111”电梯应急呼叫中心和“96111”应急短号码标识贴入梯安装、绑定信息等基础工作,电梯应急救援处置系统已完成并投入使用。下一步,南宁市除继续扩大电梯应急救援覆盖范围外,还将在全市推行“电梯云”平台电梯维保无纸化和物业日常检查无纸化功能,引导广大市民共同参与监督,并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大对全市电梯行业的监管力度,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电梯安全治理新模式。
□何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