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湖北省十堰市市场监管局运用标准化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一片片嫩绿细长的柴胡,一垄垄青翠茁壮的虎杖。金秋九月,走进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门古镇仙家坪村,绿色点缀着山峦,中药材基地的柴胡、虎杖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原来按照传统方式种植柴胡,每亩产量只有60公斤,现在开展标准化种植后产量翻番,每亩产量接近150公斤。在去年基础上,我今年又多种了73亩。”9月2日,在仙家坪村柴胡种植基地除草的农户陈龙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他表示,当地柴胡药典含量高,采收后由药材公司按每公斤5元左右价格收购,不愁销路。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十堰市市场监管局运用标准引领作用,指导鼓励各主管部门、各行业单位开展标准领跑行动,积极构建农业标准化体系,为农业生产与管理提供科学统一的标准支撑,不断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在中药材种植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种植农户因产量低积极性不高。”十堰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封海东介绍说,结合十堰产地环境、水质土壤等情况,市农科院联合相关单位进行试验,编制了北柴胡生产技术规程、虎杖种子育苗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从基地规划到种植,从品种选育到田间管理,从虫害防治到采收加工,使每一个环节都有科学、实用和可操作性的标准作为依据,为农民种植中药材北柴胡、虎杖提供技术支撑。
十堰市市场监管局依托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变,通过标准实施推广,实现农民传统生产观念转变和农业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8月底,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湖北省地方标准公告,十堰市参与制定的《中药材北柴胡生产技术规程》《核桃林复合种植技术规程》《中药材虎杖种子育苗技术规程》《绿松石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等4项湖北省地方标准相继批准发布。
“以前虎杖采取的块茎种植产量低,按照种子育苗技术规程进行育苗移栽后,虎杖品质好、产量高,每吨鲜货增产120公斤。”湖北省三星生药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冬明春,公司预计发展虎杖种苗基地1000亩,满足全县虎杖种植需求,并在所有种植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推广育苗移栽种植。
随着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房县将标准化领域进一步拓展,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企业”等优势互补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大降低了受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的风险,极大提高了农民收入的稳定性。“现在全县发展虎杖种植基地4万多亩、柴胡种植基地3000亩,今年秋季将扩增柴胡种植1万亩。”房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钱尔林说。
标准兴业,产业富农。十堰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建立完善地方标准征集、组织申报、计划下达、标准研制、标准审定、批准发布、宣贯实施以及监督检查的制度机制,规范标准制修订程序,突出标准的内容、结构和水平的创新,保证农业标准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十堰市共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4项、行业标准60项、湖北省地方标准70项、十堰市地方标准198项,为十堰实现经济倍增、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项标准原本并不为农民所知晓,但从一粒种子标准开始,点燃了农民心中的无限希望。下一步,十堰市市场监管局将坚持用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更好地助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标准化力量。
□王 波 陈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