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系列报道——

北京西城:京味“食”足的“首善”之区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1年12月16日 A6版)
  

城市印记
  北京市西城区辖区面积50.7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街道、261个社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不仅是首都“四个服务”体现最直接、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体现国家形象和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
  有“一街看尽七百年”美誉的阜景街,被老舍先生称为世界上最美的一条街,沿街独特的人文景致,向人们诉说着北京城的时光流转和历史变迁。了解一个区域要去走它的街道,在北京市西城区,类似的街道比比皆是,它们或以红墙黄瓦忆皇城雅韵,或以京味“食”足映古今融合。
  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以“离红墙最近,与百姓最亲”为要求,大力弘扬红墙意识。从2014年正式提出参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以来,以“首善”为标准的食品安全治理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嵌入西城区的定位中。纳入“北京市冷链食品追溯”平台的品种不断增多、综合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的信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阳光餐饮”工程建设规模持续扩大、食品安全责任险覆盖面逐渐拓宽……不断强化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为民绘出了物阜民安的美好生活图景。
智慧监管助力重大活动保障
  在今年5月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北京市副市长崔述强明确,要围绕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和冬奥会筹办两件大事,坚持已有的好机制、好做法,做到“首善标准、万无一失”。
  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是对食品安全监管成果的全面检验。西城区勇挑重担、不辱使命,经过多年工作积累,形成了“12331”保障工作模式,即: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保障队伍,制定两套保障工作手册和规范细则,形成区食药安委、区局、街道所三级保障体系,实现核心区域、外围及重点地区、全区社会面三层保障网络,实施安全监管专项督查制度。区市场监管局将这一套保障模式用于建党一百周年庆祝活动中,建立核心区域保障三方案,延伸保障链条到食品定点供应企业的供货商,为活动顺利举行贡献了食安力量。
  “西城区企业监管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是该区重大活动保障中的另一“看家法宝”。共享平台搭建于2016年,整合了区级38个行政部门产生的监督抽检、行政处罚、举报投诉等信息,具备数据归集、风险预警、协同监管、联合惩戒、信用评价及信用查询6大功能,准确描绘了食品生
  产经营主体的风险肖像,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靶向性。据介绍,在一次大型论坛保障任务中,活动主办方遴选的餐厅不在西城区大型活动保障餐饮服务商储备库中,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共享平台发现该企业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风险,向主办方提出更换餐饮服务商的建议,并向属地市场监管所和相关业务科室进行风险预警,开展线下隐患排查。
  当下,西城区市场监管局已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食品安全保障蓄势待发,制定了食品定点供应企业及签约饭店保障方案,形成7个测试要点,逐一测试、完善措施。同时结合新冠、诺如病毒防控,实行“一物三检”(含食源性兴奋剂检测)、“人物同检”。
  “重大活动保障工作中对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全过程监管等一系列措施的应用,对党政同责、‘四个最严’要求的践行突出了核心区示范引领作用,是对西城食品监管经验的最高汇总。”西城区市场监管局承担重大活动保障机构相关负责人说。
群防群治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
  2017年以来,西城区群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从当初的71分,提升到了今年的88.28分,呈全面上升趋势。食品安全监管最终的受益对象是人民,也需要依靠人民的力量。
  身穿红马甲、臂贴红袖标、头戴小红帽的“西城大妈”是西城区群防群治的一抹靓丽风景线。这一囊括了各类平安志愿服务团队的联盟,目前已达7万余人。近年来,随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开展,西城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与志愿者的合作,探索出“西城大妈+食品安全”模式。五年来,根据举报线索,先后取缔了糖葫芦、鸭脖子、烤馕等十余个无证无照的食品加工黑窝点。
  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手段隐蔽性高,存在“发现难”的问题。西城区注重发挥群众举报作用,全力做好“接诉即办”。“接诉即办”工作是北京市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的信息渠道和有效途径,于今年9月24日正式实施。西城区将12315与12345“接诉即办”进行系统对接,自主开发“接诉即办数据分析研判平台”汇集民情民意,对群众投诉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数据分析、风险预警、未诉先办、主动治理,有针对性地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据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接诉即办”开展以来,该局共受理涉及食品安全类诉求1000余件,所有诉求均在5个自然日内受理并答复来电人。针对个别需要立案调查、理化检测等处理时间较长的特殊诉求,明确流程中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和责任,建立案件办理台账,加强跟踪和督办,确保诉求及时查处办结、高质量结案,做到来电人诉求件件有回应。区市场监管局荣获“北京市2020年度‘接诉即办’先进集体”“西城区最美办件集体”称号。
  此外,西城区还积极推进食品安全责任险,充分调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格局。从2018年开始,区政府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纳入全区公共管理综合保险体系,连续四年累计投入1080万元,为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食堂等261家集体用餐单位购买食品安全保险服务。环环相扣的组织网络和责任体系,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规范升级便利不减创品质生活
  “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这是老舍先生在《想北平》中对北京可爱之处的回忆。现如今,“家门口菜摊子“的便利还在,而标准引领、品牌驱动、质量提升让和谐宜居的生活锦上添花。
  为弥补因疏解不符合首都核心区发展要求的产业造成的生活便利性的损失,西城区构建了“专业菜店+生鲜门店+社区超市+多形式搭载”的“易买菜体系”,不断优化以“固定门店早餐服务为主、便利店搭载早餐服务为辅”的早餐服务体系,鼓励引导企业到早餐网点空白区域开店。走出家门5分钟就能到达便民服务网点,15分钟内可达社区综合性购物中心,“一刻钟便民商圈”成为西城区百姓生活的新节奏。
  “要让便民早点卫生,让‘米袋子’‘菜篮子’安全,让入口的食物健康。”西城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西城区对早餐门店实行动态管理,评选出141家早餐经营规范店,其食品安全量化等级均在B级以上。对10家农贸市场进行软硬件改造,23家规模以上商场超市开展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活动。在餐饮环节,全区所有餐饮单位开展“阳光餐饮”工程建设,消减1021家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规范餐饮单位,同时评选了15条餐饮安全示范街、912家品质餐饮示范店。
  西城区食品全部依靠外阜供应,是典型的风险输入型城区。为此,西城区积极探索“区域协作、基地保障、全程监管”,对供应辖区大型超市的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进行实地核查,签署政府间《食品安全联动协作备忘录》。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与天津、河北等地优质牛羊肉屠宰厂实行“场厂挂钩”,并与河北大厂、丰宁等地建立了农产品信息共享、检验互认、产销衔接等工作机制。
  老字号企业构成了北京的饮食文化,为提高老字号品牌影响力和品牌质量,西城区完善政策支持,强化资金保障,举办“老字号品牌国际保护论坛”,召开“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培训会。实施西城区老字号餐饮振兴发展计划,鼓励有实力的老字号企业实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增加特色国货精品供应。老字号餐饮企业的良性发展,进一步提升了食品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在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的同时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质。
  食物承载着人们对一座城市的印象与记忆,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百姓有安全与获得感,也就守住了民心,托起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靳媛媛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