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属于民族、人类、未来的中国故事

——读苗勇长篇传记文学作品《晏阳初》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3月04日 A4版)


  为人立传,写法大致有三:一是叙事完全忠实于传主本事,不事虚构;二是叙事主体忠实于传主本事,情节、细节稍作虚构;三是叙事大略忠实于传主本事,情节、细节多作虚构。因此,文坛便有史传、别传、外传等分野。作家苗勇的《晏阳初》应属第二种和第三种杂糅,即叙事主体依据史料,忠实于传主晏阳初的生平事迹,具体的人物情感、事件细节等则作较大程度上合情合理的虚构。在某种意义上,其乃史传与别传的混合体。
  从作家苗勇以往所著诗歌、散文及报告文学来看,其写作经历恰巧成就了《晏阳初》的独创性格局——一部颇像长篇报告文学的传记文学。它既有尊重事实、回归历史的现实主义的一面,亦有用情放飞诗意的浪漫主义的一面。概言之,这种突破边界、跨类融合的浪漫现实主义文学书写,融会贯通了多领域、多样式的创作经验,待到极致,便有可能产生令人震撼的文艺精品。
  许是晏阳初在国内的建树多在1949年以前,其1951年后的影响又多见于异国他乡,数年间,国人不识晏阳初。尽管1980年代以来,有关晏阳初的作品陆续问世,但以颇似小说的传记文学的手法来描摹这位闻名世界的现代平民教育家和中国新式乡村建设的开拓者,以活生生的立体感、丰富性为传颂其丰功伟绩和无私奉献精神开启别样而富有情趣之途的作品,实为罕见。苗勇十年磨一剑而成的四十余万字的《晏阳初》则是头一遭。
  相较于寻常的自述传记或他撰传记,苗勇笔下的传主本事显然增强了故事性、趣味性——既有对各地自然风物的诗性再现,也有大量亦俗亦雅、烘托气氛的对话,以及对矛盾冲突、困难阻碍的浓墨重彩。该书用合情理的文学性想象与大量颇富新意的细节描绘,生动再现了晏阳初的一生:从幼时受启蒙教育到年少离乡求学,从学成致用到大展宏图,从国内试验到异国他乡帮扶。由于翔实史料、鲜活情境与诗性语言有机相融,晏阳初胸怀苍生、矢志不移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不做官,不发财,为推动平民教育、开启民智、建设新式乡村奉献一生!这种可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胆识勇气和雄才大略,之于今日中国的新农村建设、筑牢返贫防线及对广大青年的励志教育,乃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愿景,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苗勇的《晏阳初》2021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恰值“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作者身为四川省工会副主席,立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心中理应有这样一种关注现实的意旨,一种“向未来”的眼光,一种“兼济天下”的情怀。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苗勇的长篇传记文学《晏阳初》既是对晏阳初这位平民教育的先驱者心系万千底层大众、“一心甘为孺子牛”济世情怀的艺术性再现,也是对其伟大人格和精神的缅怀与传颂。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苗勇将晏阳初的人格与精神概括为三点:讲好中国故事的先行者、国内乡村教育建设的领军人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者。可以说,苗勇的《晏阳初》是一部“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的,较好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文艺作品。该书乃中国作家为世界递上的一张中国名片,它以坦诚、朴素但令人动情、动容的浪漫现实主义抒写,讲好属于民族、属于人类,也属于未来的中国故事。
  透过此书,我们亦能深刻地体察到晏阳初“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之于承载希望、归属未来的年轻人的意义:于莘莘学子而言,晏阳初的人格和精神犹如一盏指路明灯,在面对“伪历史主义”“虚无主义”“精致利己主义”袭扰时,能厘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视世间大道,明晰前行之方向;于踏入社会的青年人而言,晏阳初的人格和精神好像一副能启明不惑、治愈身心顽疾的良方,使人在铭记“仁、义、礼、智、孝、勇”的同时,驱散奋斗途中的阴霾,沉淀岁月厚积的芬芳。愿如《晏阳初》这样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作品能更多地涌现。
  (作者系四川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曹峻冰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