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早晨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6月09日 A8 版)

  食检人的早晨是什么样的呢?早晨七点半,离上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广东省佛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食品检验实验室内,身着白大褂的食品安全检验员们来回穿梭着,就此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
  走进一个宽敞的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排大型仪器设备,随即传来“咔嚓”“嘀嘀嘀”的仪器设备运行声。
  在一台布满进样瓶的仪器前,站着一位神情专注的检验员,他是实验室的吴正双,80后理工男,高级工程师,2011年硕士毕业后一直从事食品安全检验工作,平时同事都称他小吴。此时,他正在做熏、烧、烤肉类的“苯并[a]芘”项目的检测。
  肉制品安全备受老百姓关注,因此监管部门将肉制品抽检列为重要的专项抽检计划之一,苯并[a]芘是吴正双这一段时间检测得最多的项目。苯并[a]芘是一种含苯环的稠环芳烃,具有致癌性,在食品加工中,当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食材经烟熏、烧烤、油炸等烹煮加工方式时,有可能会产生这种物质。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肉及肉制品(熏、烧、烤肉类)中的苯并[a]芘含量应不大于5μg/kg。
  每次来到实验室,吴正双首先要检查设置检测仪器,为后续大批量的样品检测做准备工作。看到仪器运行状态正常后,吴正双快步走到对面实验室。实验台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试剂瓶、玻璃器皿,试剂瓶上都贴着专用的标签,准确地标注着每瓶试剂的名称、浓度、有效日期及配制人员,这些细节都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因为检测任务重,经常都是几个项目同时开展,在一个项目进行检测过程中会有短暂的空置时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此时都会继续开始另一个项目。”吴正双说。食品成分的多样性决定了要得到可靠的数据需将样品进行提取纯化等前处理,而这又是一个比较复杂并且耗时的过程。因此,检测员们在一个检测工作过程中,会同时开展另外一项检测工作的前处理。除了苯并[a]芘的测定,吴正双当天还要对食品中的乙基麦芽粉进行检测。
  吴正双介绍,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入仪器,编好程序后仪器会自动分析。检验结束后,检验员们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处理数据,将生成的图谱等上传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也就是LIMS,就可以直接知道检测结果是否合格了。据了解,佛山市检测任务的分发、数据校核、检验检测报告的审核和签发全都可以线上完成,同时各流程的实时信息都可便捷查询,有利于整个检验检测过程的控制。
  目前,食品检验实验室配置有液-质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质质联用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荧光定量PCR仪等检测设备,能开展营养成分、元素、添加剂、药物残留、污染物和微生物的检验。此外,实验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也基本完成。
  沿着实验室宽敞洁净的走廊一直走过去,一个接一个的实验室里,是忙碌的食品安全检验员的身影,他们专注、娴熟、一丝不苟地做着实验,用检测数据和分析技术,为佛山市生产、流通及餐饮领域的食品安全抽检工作、风险监测及重大食品安全应急检验等提供着实验技术支撑……
  此刻,实验室内很安静,但从中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声的坚守力量,更体会到一种属于这个早晨特有的温暖。

□蔡颖荷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