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评估标准效益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深圳)探索数字经济领域标准效益评估记
标准是促进国际贸易、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如何有效评估标准效益却是一个难题。
201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标准经济效益评估方法,通过推动案例研究,分析标准的经济贡献。2020年,《ISO战略2030》发布,倡议各国继续开展工作,展示标准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于2011年翻译出版标准经济效益《全球案例研究》和《ISO方法论2.0》两本书。此外,深圳市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ISO非经济效益评估试点工作。
为持续参与ISO标准效益评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决定在深圳开展数字经济领域“标准效益评估”研究试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深圳)承担了此项工作,通过对代表性、典型性的企业和行业开展调研,选择了健康码和药店智能防疫系统两个标准化应用场景进行研究,完成《深圳市健康码应用的标准效益评估》和《深圳市药店智能防疫系统应用的标准效益评估》两份标准效益评估报告。
《深圳市健康码应用的标准效益评估》分析了健康码的应用价值链,选取了参与度较高的技术提供方、数据管理机构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评估对象。结果显示,标准的应用提升了健康码应用系统的研发效率,实现了深圳市全部常住人口的普遍应用和数据互通,亮码效率明显提升,节约了时间成本。在大规模人群筛查时,利用健康码进行核酸采样,登记效率提升19倍。可以说,标准的实施应用在人员流动排查、复工复产、复学复市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深圳市药店智能防疫系统应用的标准效益评估》分析了药店智能防疫系统的应用价值链,选取了参与度最高的技术提供方、使用方和政府管理方作为评估对象。自2021年2月试运行以来,药店智能防疫系统已覆盖全市药店6300余家。结果显示,对技术提供方而言,标准的应用使数据采集遗漏率从8%降至2%;对使用方而言,标准的应用使发烧药购药登记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2分钟,提高了药店工作效率;对政府管理方而言,标准的应用实现了数据实时流转,推动了数据共享,提高了对中高风险人员的识别能力。
在深圳标准工作领导小组和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主办的2021年世界标准日纪念大会上,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深圳)正式发布了以上两份数字经济标准效益评估报告,首次披露了在数字经济领域开展跨组织标准效益评估的实施情况,并基于数字经济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跨组织流动特性,提出“基于业务环节构建价值链,开展标准效益分析评估”的新思路。此外,还同步发布了英文版本,向ISO贡献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标准效益评估的经验方法和实践案例,以实际行动践行《ISO战略2030》“证明标准的效益”的战略目标。
□冉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