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前马后 改革发展显身手

——记重庆市涪陵区马鞍街道市场监管所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02月18日 A3 版)

  □马鞍所党员志愿者、副所长余杨指导企业进行网上登记。


  □检查小家电质量。


  □检查中药饮片。


  □检查儿童化妆品。

  重庆市涪陵区马鞍街道市场监管所(以下简称马鞍所)地处涪陵新区,辖涪陵高新技术开发区、涪陵临港经济区、涪陵综合保税区等市、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所16名干部职工肩负着11487家市场主体的监管和服务发展工作。
  近年来,马鞍所以“三立三树三创”(立目标、创业绩、树品牌,立方向、创荣誉、树标杆,立机制、创品牌、树形象)党建工作为抓手,着力打造“鞍前马后市监随行”党建品牌,抓改革促发展、优服务惠民生,在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上取得突破。

树品牌,党建引领树标杆
  2022年以来,马鞍所着力强化“鞍前马后市监随行”党建品牌建设,不断把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该所通过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开展党建理论学习,结合单位培训实际带动业务学习,提升干部综合素养;以支部会、所务会、周例会形式进行“任务清单”汇报,梳理党建、业务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6次邀请区委宣讲团成员、区局领导来所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干部职工党性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
  该所在日常监管服务中设置党员示范岗,积极组织党员干部通过电话访谈、入企走访等方式深入服务企业,切实为企业提供政策帮扶,纾困解难,全年联系企业61家次,解决问题42个。全所党员干部投身监管一线,尤其在抗疫大局中以党支部为“战疫堡垒”,以党员为“战疫先锋”。

推改革,促进发展强服务
  “小郑同志,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拿到了,谢谢你一直教我怎么准备申报资料,你们确实是‘鞍前马后’的服务,非常到位!”2月10日,锦凤鲜(重庆)食品有限公司办事人员对马鞍所窗口导办专员、入党积极分子郑淑琼说。2月初,该公司办事人员来马鞍所办理营业执照时,郑淑琼全程提供优质服务,实时解答对方在食品生产许可证申领方面的疑问,协助企业进行生产许可申报、填写相关资料直至企业顺利取证生产。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马鞍所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照(证)多址”和“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新举措,设置自助服务专区,选派业务能力强的党员担任导办专员,为办事群众提供“代办式”“保姆式”服务,实现大厅窗口办事效率提升,实现了个体工商户半小时登记取照。2022年,马鞍所辖区新设立市场主体2208户,其中集群注册企业1734户。
  此外,该所民营企业监管专员、党员干部夏祥杰设立组建包含114家规上企业的民营企业服务群,针对知识产权、认证认可、标准化等质量提升工作及时做好政策宣读和业务指导。同时,他强化业务技能培训宣导,先后对367人次农村家宴从业人员、大型餐饮单位从业人员进行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推动企业技能操作更规范。疫情期间,该所辖区内的华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出现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原料稀缺问题,夏祥杰得知情况后快速向上级反映,助推问题更快解决。2022年,马鞍所收到企业赠送的印有“为民办实事倾情暖人间”等字样的锦旗3面。

强监管,净化市场促规范
  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马鞍所把“四大安全”监管作为服务经济发展、优化市场环境的重要手段,在监管执法工作中着力构建“执法人员、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三级执法办案联动机制,2022年共查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行政违法案件103件。
  马鞍所不断扩大智慧监管覆盖面,辖区45家学校食堂、养老院的“阳光餐饮”App入驻率、“互联网+明厨亮灶+AI智能分析”实施率均达100%。该所全年食品、药械、产品质量抽检快检268批次,后处置率达100%;建立特种设备“1+6+N”应急处置体系和12315、12345消费维权工作体系,全年共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076件,其中顺利处置澳海富春山居虚假宣传、中公教育退费等群体性投诉举报,指导3家企业完成ODR建设并自主妥善处置消费者投诉122件。

□文光辉 余 杨/文并摄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