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约成为新“食”尚

——广西强化宣传引导推动反餐饮浪费理念深入人心掠影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05月18日 A3 版)

  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依法监管和宣传引导相结合,结合壮乡地方民族特色,创新工作举措,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八桂大地,各族人民群众已形成以节约节俭为核心理念和价值导向的文明消费方式,“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食”尚深入人心。

“叹茶”思俭反浪费
  在梧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不仅体现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也融入当地特色美食文化中。
  说起“叹茶”,梧州市民都会首选六堡茶。“饮六堡、思节俭、好养生!”据梧州市国龙大酒店餐饮总监陈世裕介绍,在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下,当地许多餐饮企业纷纷结合六堡茶推进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大力营造勤俭节约的饮食文化。“自从推出‘小份菜’‘半份菜’后,大厅上座率明显提升,消费者对服务员在点餐时‘适度适量点餐’和餐后‘打包’提醒服务表示赞许。”陈世裕说。

移俗设宴迎宾客
  “在我们侗乡各村屯,反对餐饮浪费的理念被广泛接受。”谈到侗族群众反对餐饮浪费的态度,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平岩村岩寨屯村村民杨克雨向记者讲述起当地侗族村屯举办“百家宴”的变化。
  “‘百家宴’是我们侗族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以前宴席结束后,许多吃不完的食物浪费了,非常可惜。”杨克雨说,“今年,市场监管部门跟我们讲解了制止餐饮浪费的政策要求和节约技巧。现在,我们‘百家宴’都是按需上菜,桌面摆放的食物更加精致。大家都能吃好、吃饱,没上席的干净饭菜也会拿回家自己食用,没有了明显浪费食物的情况。”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推进过程中,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坚持突出民族特色,创新把制止餐饮浪费内容融入“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等民族特色活动中,深入少数民族村屯一线,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文明新风尚。

传教美德育新风
  “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稻谷从播种到收获的不易,所以我们也会自觉做到不剩饭、不剩菜,吃多少、打多少。”5月8日正值午餐高峰,南宁市第十四中学食堂大厅内人头攒动。正在窗口排队等候取餐的学生莫舒涵对记者说:“每次来食堂就餐,看到宣传横幅和公益广告,就会想着节约不浪费。”
  记者放眼望去,大厅内立柱、餐桌和走廊等处,“珍惜粮食一颗一粒”“光盘行动 人人有责”等宣传标语十分醒目。在市场监管部门引导下,该校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国旗下的讲话”以及“光盘行动”短视频宣传等主题宣传活动,培养师生勤俭节约意识,推动“舌尖上的节约”在校园里蔚然成风。
  待大部分学生用餐完毕,记者发现,大家的餐盘里几乎没有剩饭剩菜。向记者展示手中空餐盘的学生李臻铭说:“我们每天吃饭都会互相监督,谁都不敢剩饭剩菜。你看我吃得多干净,一粒米都没剩。”
  “学校通过线上宣传、线下体验、悬挂张贴宣传海报和条幅、设置节粮奖项等,增强学生‘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意识。”教师徐芳说。
  “为扩大宣传覆盖面,我们以学校为主阵地开展科普宣传,力争取得‘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姜正利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