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天气食品安全如何做到位
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影响,广东深圳、珠海全市,广州、佛山、东莞的部分地区近日出现大到暴雨。台风活动也引起了公众对食品储备的关注。然而,这种集中性的食品储备行为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当的储存环境,如高温、潮湿等,可能导致食品腐败、霉变,从而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和口感;长时间储存的食物一旦超过保质期,导致食品营养价值损失甚至产生有害物质;食品储备过多还可能造成食品浪费,同时扰动市场并引发价格上涨。因此,针对此现象给予以下建议——
公众可制定合理的食物储备计划。在台风来临前,公众可根据消费需求和家庭成员的人数适量储备食物,但应避免囤积过多造成浪费。建议选择营养均衡、易于保存的食品,并根据保质期到期时间先后顺序依次食用,确保食物的新鲜和安全。此外,还应储备一些不易腐败、常用的应急食品,如罐头食品、干粮、饼干等,以备不时之需。
食品生产企业可提高食品的耐储存性和防潮能力。在台风等极端天气条件下,食品容易受到潮湿环境的影响而变质腐败。因此,食品生产企业可加强研发工作,提供更好的包装和储存解决方案,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减少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损失。同时,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
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的监管。在台风来临前后,市场上的食品供应和销售环节可能面临一定压力和挑战。因此,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食品安全。密切关注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加强与食品生产企业的沟通合作,及时了解食品质量情况,并对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相应处置,以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众利益。
相关单位应加强对食品存放等常识的科普宣传。有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新闻媒体等单位可通过各类宣传渠道,向公众普及正确的食品保存方法和注意事项、食品中毒的预防措施等知识,增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降低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帮助公众正确应对台风天气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 陆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