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发展动力 守护创新“火种”
——浙江省嘉兴市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纪实
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创造的“火种”,事关长远发展。
为“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源,浙江省嘉兴市全力当好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器”,不断探索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服务、管理”等方面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把知识产权保护打造成嘉兴市营商环境的一张“金名片”,为“智造创新强市”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体制机制持续完善
2022年度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位列157个地级市第24名,较2021年上升11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8366件,列全省第3位,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1.8件,列全省第4位;首届浙江省知识产权奖评选中获奖数量居全省第3……
经过多年发展,嘉兴市知识产权事业取得瞩目成就。这得益于该市近年来积极营造的良好知识产权生态环境。
2023年1月,嘉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力打造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市的实施意见》,为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绘就“路线图”。
今年9月,嘉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海宁、桐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升格为国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嘉兴(桐乡)中心挂牌运营,在海宁皮革城建立全国首家基层知识产权所、行政裁决所;在德国成立了嘉兴市知识产权欧洲(德国)维权援助工作站,让“走出去”的企业走得快、走得稳。
形成打击侵权假冒“一盘棋”
科技创新,难能可贵;唯其可贵,更需保护。
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近年来多次对“双打”工作作出部署。市“双打办”充分发挥全市“双打”议事协调机构作用,统筹协调全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知识产权行政调解与司法确认相衔接机制合作协议》,强化“诉调对接+司法确认”;与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发改、经信、科技、金融办、海关等各部门建立知识产权行刑衔接、质押融资、企业培育、成果转化运用、服务机构引育等机制。目前全市已形成部门联动、系统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知识产权工作合力不断增强。
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产品,嘉兴市先后开展“剑网”“昆仑”“深蓝”“铁拳”“亮剑”等系列执法行动,严厉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今年来共查处侵权假冒伪劣案件770件,罚没款1694.06万元,查扣侵权商品6800余件。
跨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嘉兴市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黄金地段,紧邻上海、杭州、苏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区域优势明显。近年来,嘉兴市不断探索长三角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区域创新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嘉善县与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成立长三角示范区知识产权服务与促进联盟,发布《青嘉吴三地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建立三地企业维权直通车,共同为权利人开展侵权投诉、商标鉴定等便利服务,进驻进博会开展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发布三地重点商品名录预警信息。
嘉兴市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在全市掀起打击侵犯假冒宣传教育高潮,营造浓厚的尊重知识产权文化氛围。针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风险与防范、商标注册和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业务培训等系列讲座,不断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管理水平。
下一步,嘉兴市将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市为抓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智造创新强市”品牌的内核支撑作用,推动形成高质量创新、高价值专利、高效率转化、最严格保护的“三高一 最”知识产权工作格局,为创新发展增添动能、提供支撑。
□刘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