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责任 筑牢防线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探索基层“两品一械”安全监管有效路径综述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位于厦门岛外,有140家村卫生所。由于规模小、布局分散等原因,部分卫生所存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硬件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今年以来,翔安区市场监管局以保障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安全为重点工作,紧贴辖区实际,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持续深化安全监管,不断提升安全治理能力,探索出基层“两品一械”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路径。
多措并举促规范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翔安区市场监管局联合翔安区卫生健康局,全方位开展卫生所药械使用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提升工作,保障村民用药用械安全有效。
“撤”。该局协调区卫健局等部门出台文件,规范卫生所设置,不再设置村卫生所分所,共撤销分所20家。同时,加强乡医管理,对抗菌药物静注资质进行审核,未取得资质的严禁违规诊疗,从数量和管理上降低药械使用风险。
“投”。协调相关部门出资37万元,改善卫生所药械储存条件。其中,1家增设阴凉区、31家增设阴凉柜,进一步保证药械质量安全。
“帮”。主动靠前服务,帮助指导建立10家示范药房,以点带面推进村卫生所药房规范化建设。通过业务培训、线上解答、现场宣传等形式,进一步提高药械使用管理人员能力水平。
“督”。在各卫生所对照标准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加强与区卫生健康局联合行动和跟踪回访检查,督促各镇(街)卫生院加大对村卫生所药房规范化建设指导力度,压实责任。
多方联动保安全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利用区级联席会议长效机制,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对涉及多部门的问题共商共管,对发现的问题隐患一次解决、不留缺口,共筑“两品一械”监管的稳固防线。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与区卫生健康局、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等联合执法力度,对村卫生所等医疗机构、麻精药品及疫苗等重点监管对象和监管品种开展检查,责令改正不规范行为11个,为公安部门提供药品行政认定书4份,监督销毁报废疫苗29种3468支。充分发挥自2015年组建的监督员和打假志愿者两支队伍的“耳目”作用,及时发现监管盲点,扩大宣传覆盖面。
规范管理促提升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将“两品一械”日常检查与各类专项整治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成立相应工作小组,分析辖区内情、梳理监管重点、明确任务分工,重点针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安全意识差、管理乱、问题多、投诉量大的企业开展专项整治。
今年以来,该局共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重点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专项检查、疫苗流通和使用环节专项监督检查等7项专项工作,严厉查处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发现的违法行为,共立案14件,有效净化了辖区“两品一械”经营使用秩序,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以开展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为契机,严标准、补短板、强素质、借外力、强合力,持续开展好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保障好“两品一械”质量安全。
□本报记者 陈长飞 通讯员 邵国清 邴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