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标准、质量、检测、安全一起上

淮南“五轮驱动”助推煤化工产业链质量提升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3年12月07日 A6 版)

  本报讯 安徽淮南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安徽省(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全产业链煤化一体化园区。今年以来,淮南市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以计量、标准、质量、检测、安全“五轮驱动”,助推煤化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赋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创新计量服务模式。煤化工企业仪器仪表多,送检频繁、效率低、企业负担重。以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其现有各类计量器具31538台件,涉及安全防护的各个方面。针对该问题,淮南市帮助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培训检定专业技术人员。经计量考核合格,企业建立了压力表检定装置、热电偶校准装置、温度二次仪表检定装置等7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淮南市授权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对公司内部使用的强制检定压力表执行强制检定,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及时有效技术保障,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发挥标准引领作用。聚焦煤炭煤层气开采、煤化工产业技术发展方向,淮南市开展标准研制,引领煤化工产业发展。淮南市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煤层气技术委员会第二工作组、能源行业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安徽省煤及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凝聚60多名国内煤化工领域专家智慧力量,建立起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标准体系、安徽省煤化工标准体系,制定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甲烷测定器等12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推进质量技术攻关。针对矿区煤矸石易泥化、高灰细泥含量高、煤泥浓缩沉降困难等问题,淮南市开展质量技术攻关,制定《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质量提升实施方案》,推进精煤战略,实施源头抓煤质、过程控煤质、洗选提煤质三级管理,把“粗粮”做细、把“细粮”做精,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开展“煤化工技术难题揭榜攻关”活动,创造效益近3000万元,授权专利13项,并入选中国石化精品案例。
  完善检测能力帮扶。建设“淮质惠”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依托国家煤化工产品质检中心(安徽)在煤化工园区建立线下服务站,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人员培训、环境条件和设备设施配置等方面对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进行了全方位帮扶。2023年10月,该实验室通过CNAS认可,具备煤炭、塑料、水质和环境空气等4个检测领域、21个检测参数检测资质,为园区企业提供“零距离”专业检测服务。
  筑牢设备安全屏障。针对煤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多和大修检验时间紧、任务重、风险高的特点,省、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与企业建立党建共建机制,强化“红色”引领,凝聚攻坚“红色”合力,划定党员责任区,让党建与检验工作同频共振、同步推进。在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首次大检修期间,共检验锅炉、压力容器439台,压力管道3880余条、总长202公里,着力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王保华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