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提前实现省“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目标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04月27日 A1 版)

  本报讯 4月19日至26日,青海省各地各相关部门以“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
  宣传周期间,青海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与青海民族大学签订共建青海省知识产权学院协议,为青海省知识产权学院挂牌;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咨询,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倡议公众增强知识产权法治观念,自觉抵制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和恶意商标注册、囤积行为,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青海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王耀春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计注册商标7.67万件、授权专利3.51万件,比上年分别增长17.1%、12.8%;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49件,申请PCT国际专利80件,提前实现省“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目标。
  近年来,青海省知识产权系统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全省知识产权领域大事要事不断。在科学创新方面,创新服务理念,建立首个省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成首批盐湖化工、光伏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2家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挂牌运行;创新工作举措,发布首批专利开放许可清单60项、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8件、精准管理创新主体推荐34家;创新保护模式,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确定16家省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主体。
  2023年,青海省知识产权系统在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上,实现多方面突破。执法办案有突破,选聘首批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实现“零的突破”,查办商标案件近百件,比上年增长167%;化解纠纷有突破,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健全多元化调解机制,推动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从无到有;商标运用有突破,3家企业、2个商标品牌指导站入选国家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形成青海省首批商标(地理标志)精品品牌名录,柴达木枸杞、互助青稞酒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质押融资有突破,全省累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23.7亿元,惠及企业60余家次。

□张 辉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