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多部门铺设骨质瓷品牌保护“快车道”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07月25日 A3 版)

  本报讯 “由于骨质瓷的烧制工艺难度大、要求高、成本高,一些经营者将不符合骨质瓷质量标准的陶瓷宣称是‘新骨瓷’进行销售。这种行为不仅严重冲击了合格骨质瓷产品的销售,也严重影响了骨质瓷的良好品质和声誉。”在河北省唐山市市场监管局日前组织开展的“助百企、促创新、提质量一站式集成服务行”活动中,不少骨质瓷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反映这一问题。
  唐山市是我国最大的骨质瓷生产基地,骨质瓷生产企业63家,出口产品数量占我国骨质瓷产品出口总量的60%,国内市场占有率为90%。2012年唐山骨质瓷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6年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集体商标,2023年唐山骨质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
  为强化地理标志保护监管,维护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美誉度,唐山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陶瓷协会、市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促进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等部门召开骨质瓷品牌保护座谈会,重点对“新骨瓷”案件进行研讨,会商铺设唐山骨质瓷品牌保护“快车道”。
  会上,唐山市陶瓷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唐山骨质瓷地理标志商标持有人,将继续保护该商标不受侵害。协会正着手制定唐山市骨质瓷产业联盟自律公约,全面建立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为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质量和特色。
  唐山市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建设唐山骨质瓷地理标志保护服务中心平台,提供品牌保护、态势感知等综合服务。建立“唐山骨质瓷诊所”和专家工作站,为行业质量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依托唐山市知识产权海外风险预警平台,加强唐山骨质瓷海外风险预警分析研判,帮助出口企业解决相关难题。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严厉打击滥用专用标志、假冒地标产品等违法行为,推进商标专利一体化保护。
  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新骨瓷”系列案件本地立案管辖权等问题进行研究,多方、多渠道协调解决唐山骨质瓷相关纠纷,依法加强地理标志品牌保护。
  会议商定,以唐山骨质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加快唐山骨质瓷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进程,走出一条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品牌兴业、绿色转型、文旅融合的唐山骨质瓷产业振兴新路,擦亮“中国北方瓷都·唐山”名片。

□李东伟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