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发展大局 做强“药都”品牌

——江西省樟树市市场监管局助力提升中药产业核心竞争力综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07月27日 A2 版)

  七月的江西樟树,千亩栀子花开,万亩车前草成熟,花香弥漫、药香拂面。樟树市有着“中国药都”之称,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是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
  2023年以来,樟树市市场监管局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全面落实中医药强省战略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坚持标准引领、提升服务、创新驱动、品牌建设,整合优质资源,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擦亮“药都”金字招牌。

坚持标准引领
  “在市场监管部门帮助下,我们积极加强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验收通过省级樟帮炮制中医药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并主导制定《车前子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有力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樟树市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廖文俊说。据介绍,该公司是樟树中药饮片生产龙头企业,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保护单位。
  樟树市市场监管局近年来积极创建中医药“樟树标准”,在全省率先启动道地中药材国际标准申报工作,与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合作,共同研制栀子中药材国际标准,并引导企事业单位制修订有关标准,支持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截至目前,樟树市中药产业制定并发布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5项、团体标准8项;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省级中医药标准化试点3个。

坚持提升服务
  樟树市市场监管局依托樟树市中医药产业研究院和CNAS认证的检测机构,建立中医药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站。
  “这个工作站汇集标准声明、标准制修订、检验检测、计量强检预约、知识产权咨询、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一揽子服务,构建了中药材产业‘1+3+4’服务模式,即一个线上平台,种植、生产、流通三个环节,‘标准化+生产’‘认证+管理’‘检验检测+流通’‘地理标志+品牌’四项服务。由于实践效果好,这项工作入选了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基础设施助力纾困中小微企业的典型案例。”樟树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该局开展中药产业质量强链行动,通过质量状况调研,绘制全市中药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链地图、质量瓶颈图,梳理质量问题清单、重点攻关项目清单、质量政策工具清单,建立质量提升培训基地,落实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有效推动中药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

坚持创新驱动
  在樟树市仁和863科技园,笔者看到,中药经典名方产业升级技改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行,一颗颗小药丸、一袋袋口服液有序流转,经过打包后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建有丸剂制剂、固体制剂、液体制剂等国内一流的中药现代化技术‘智慧车间’。”仁和集团中药研发中心总监黄庆文介绍,在樟树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下,该公司先后研制开发医药、保健产品400多个,拥有专利1000多项。
  针对医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樟树市市场监管局强化高价值专利挖掘,鼓励企业制定知识产权布局规划,并加快推进专利权质押融资。截至目前,该市高价值专利共214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79件,医药企业质押融资登记金额已达7290万元。

坚持品牌建设
  樟树市市场监管局以“清江枳壳”“樟树吴茱萸”“樟树黄栀子”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为突破口,推广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助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
  该局开展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打造以樟树药材为核心的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其中,“清江枳壳”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樟头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截至目前,樟树市中药产业内拥有驰名商标4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件、国家中药保护品种13个、独家品种6个、有效江西名牌产品13个、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0张。

□周常青 付晨初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