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沙盒监管创新建议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08月01日 A8 版)

  一、概念沙盒监管指先划定一个范围,针对处于“盒子”里面的企业,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同时杜绝将问题扩散到“盒子”外部,在控制区域内部实施容错纠错制度。
  二、国内外沙盒监管应用目前,国内外并没有特种设备沙盒监管应用。因此,本文将梳理总结汽车典型领域的沙盒监管应用,以横向对比引发思考。
  (一)德国。
  德国通过Pegasus计划建立了一个涵盖汽车核心企业、次级供应商、检验检测机构和科研组织的监管沙盒生态系统。政府依靠南德意志集团提供技术支撑,简化监管流程,降低管理成本。
  (二)新加坡。
  2017年通过道路交通法修正案,引入沙盒监管机制,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试验,同时CETRAN智能
  车测试中心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测试环境。
  (三)美国。
  通过设立试验区域如 M-City,促进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试验场模拟城市环境,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测试环境。
  (四)中国。
  自2022年起,相关部门颁布《关于实施汽车安全监管沙盒制度的公告》《关于启动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申报的通知》等文件。
  三、我国特种设备领域沙盒监管背景
  我国针对特种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下简称“三新”)应用采取行政审批方式。如果得到批准,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国务院负责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的相关机构必须迅速将批准使用的“三新”技术要求纳入现行的安全技术规范之中。在技术规范正式采纳之前,所谓的“三新”审批结果被视为处于试验阶段。
  四、沙盒监管国际经验对我国特种设备的启示建议
  (一)推进监管理念的法律转化。
  借鉴新加坡政府做法,构建我国的特种设备沙盒监管制度,制定与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相配套的监管制度法规,包括范围对象、工作流程、监管模式和法律责任等内容,确保测试活动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二)完善组织架构设计。
  借鉴德国Pegasus项目的成功经验,构建分层的工作小组体系,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地方级的监管机构,同时补充高校、科研机构、认证和认可组织、企业等力量,以促进组织架构的完善,实现有效协调和信息共享。
  (三)建立监管沙盒环境。
  通过在选定的区域或行业实施试点项目,对特种设备的“三新”技术进行全面测试,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测试反馈机制,收集测试中的数据和信息,为监管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依据。
  (四)做好市场准入和监管。
  在市场准入方面,简化审批流程,为通过沙盒测试的新技术设立绿色通道,加速创新成果的推广。设定明确的退出条件和程序,确保测试结束后能够顺利转入常规监管或进行必要的调整。保持持续监管,确保长期的安全和性能。
  (五)创新激励与支持。
  在研发支持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比如制定优惠政策,为创新企业提供财政补贴等激励措施,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刘美晨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