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8月16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蒲淳和有关司局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市场监管部门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治理涉企乱收费等方面的情况。
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发展与安全,努力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市场监管担当作为。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不断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公平竞争制度实施以来,全国累计审查的政策措施161.8万件,废止和修订了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9.3万件。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4件,不正当竞争案件6076件,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10件,经营者集中新申报标准施行后申报数量同比下降13%,企业投资并购更加便利。
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企业对竞争执法专业性感到满意,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
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上持续发力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上持续发力。
深化重点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市场监管部门连续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强化医药、建材、汽车、公用事业等民生领域监管执法。2022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60件,罚没金额超过25亿元,推动市场竞争秩序稳步向好。同时,深入推进数字经济等领域反垄断常态化监管,依法无条件批准平台企业经营者集中申报案件48件。充分发挥重大案件警示示范作用,推动经营者签署行业自律公约,依法对垄断风险进行提醒敦促,督促指导涉案企业合规整改,推动行业秩序不断优化。
做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2022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1900余件,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先声药业收购托毕西、万华化学收购烟台巨力等10起经营者集中案件,依法解除丸红公司收购高鸿公司100%股权案等案件的限制性条件,激发企业投资并购活力。同时,实行简易和非简易案件的繁简分流审查机制,市场监管总局委托北京等五个省份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部分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反垄断审查,上线经营者集中审查等业务系统,提升案件审查质效。
支持指导经营者加强反垄断合规建设。今年4月,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修订发布《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细化具体垄断行为合规风险要点,建立反垄断领域合规激励制度。市场监管总局还发布了《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引》,举办一系列反垄断合规系列讲堂,支持和指导经营者加强合规管理。目前,市场监管总局正在加快制定《经营者公平竞争合规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积极推动形成企业主动合规、政府有效引导、社会广泛支持的多方共治格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强化反垄断提出明确要求。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加强和优化反垄断监管执法,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以公平竞争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以更大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标本兼治、破立并举,坚决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更高水平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夯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法治根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然要求健全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2022年6月,《反垄断法》完成了颁布15年后的首次修改,在法律层面上确立了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今年1月,国务院修订提高了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便利企业投资并购。今年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从4个方面提出了“19个不得”的明确要求,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为破除地方保护、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更大力度加强监管执法,纠治了一批不当干预市场竞争行为。2022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聚焦公用事业等一些重点领域,依法加强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监管执法,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122件,同时组织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的集中清理工作,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制度刚性约束,整治了一批限定交易、妨碍商品要素自由流通、排除限制外地经营者等行为,坚决破除各种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
更深层次凝聚公平竞争社会共识,增强各方面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行动自觉。从2022年起,市场监管总局以“统一大市场公平竞未来”为主题,每年举办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发布《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组织开展公平竞争法律和政策“进机关、进党校、进企业”活动,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大力弘扬公平竞争文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市场监管总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纠治不当市场干预行为上进一步加力提效,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治理涉企乱收费
企业乱收费既加重企业负担,又损害营商环境,在影响企业对发展环境的信心上也会有放大效应。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最大程度发现和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各类单位4.48万家、立案1253件,督促退还违规收费3.93亿元。
聚焦重点收费主体。对向企业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并收取费用的行为,有以下四类主体发生违规收费的可能性较大,一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二是承担政府委托事项和为政府履行职责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三是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和商会,四是在特定领域和市场交易中具有一定优势地位的经营主体。
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将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天然气管网和供水企业等领域,以及科技创新、制造业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检查、抽查重点,目的是更有针对性帮助实体经济外降成本、内增动力。
查处重点违法行为。在这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行政审批中介机构违规收费、行业协会依托行政权力违规收费、行政许可部门和金融机构以及口岸等不落实收费减免政策、天然气管网和供水企业不执行政府定价等行为。
优化执法检查方式。为提高治理质效,今年组织各地开展异地交叉检查,在国家层面组织专门力量进行重点抽查,同时采取了充分听取企业意见、执法案卷评查等一系列明察暗访措施,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违法问题线索。
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畅通违法违规线索发现渠道,切实提高监管执法能力,抓好《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合规指南》的监督实施,加快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依靠法治权威系统治理涉企乱收费问题,切实降低企业的不合理成本,为广大企业健康发展发挥更加有力的守护作用。
□本报记者 王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