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信用+服务”赋能经营主体发展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11月01日 A4 版)

  本报讯 山东省德州市市场监管局以信用监管为抓手,积极构建“信用+”监管模式,根据监管实际和市场需求,打造多领域“信用+”应用场景,以信用赋能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信用+双随机”,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方式。德州市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构建“通用+专业”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模式,不断深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领域监管中常态化运用。对涉及的抽查工作事项,全部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确定抽查比例及频次,对高信用风险等级企业提高抽查比例,对低信用风险等级企业降低抽查比例,实施差异化监管,通过分类结果与监管工作融合发力,进一步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将有限的监管资源“用在刀刃上”。今年以来,德州市基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已检查经营主体4990户,其中除失联经营主体外,在营经营主体发现问题433个,有效提升了监管效能。
  “信用+惩戒”,构建联合失信惩戒体系。德州市市场监管局与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协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和信息共享工作,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形成经营主体“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的信用监管格局。强化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工作,汇集各部门多元、分散、碎片式信息,对涉企行政处罚信息、行政许可信息、双随机检查结果信息、经营异常名录信息、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按照“应归尽归”的原则,全部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登录查询即可获取企业“全景画像”。
  该局开展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试点,拓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应用范围,对体量大、经营范围广、与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个体工商户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在该局开发的智慧监管统一平台上,积极指导德城区以精准监管为切入点,率先打造“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模式,对德城区62143户个体工商户按照信用风险由低到高自动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类16732户、B类17437户、C类4118户、D类23856户,延伸信用风险分类“触角”,多维度探索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常态化应用,实现分类成果高效转化。赋能健康发展,将信用数据与融资发展有机结合,与金融机构联手打造适合个体工商户的金融产品,并依据信用等级确定贷款额度、放贷速度,真正让信用“生金变银”,各金融机构累计为个体工商户投放信用贷款6.16亿元,有效缓解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题。
  “信用+消费”,打造“码上”放心消费环境。为助力德州市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探索开展经营主体“信用码”(诚信街区、小镇建设)应用。德州市齐河县研发了“经营主体信用一码通”小程序,并为试点区域内的经营主体张贴“一户一码”信用码,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描店家信用二维码,就会显示店家监管信息、先行赔付申请、放心消费示范店公示、快捷投诉、电话举报等信息。系统还可以根据监管情况,对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进行动态调整,信用指数较高的经营主体会在小程序上优先推荐。通过扫描信用码,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参考,倒逼商户依法依规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权益。

□王 伟 尹凤明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