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点”世界,风景这边独好
——探寻广州市美妆产业集群发展的“通关密码”
“‘家人们’,研发检测实验室就有6000平方米那么大,你们有没有和我一样被惊呆住了……”12月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消费者在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时,其中一名消费者兴奋地对着直播间镜头说。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市不仅是国内化妆品产业链的重要集聚地,也在国际化妆品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场由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的化妆品产业现场调研采访活动中,调研团深入走访白云区的两家化妆品企业,探寻美妆产业发展的广州实践新路径。
从制造到“智造” 科研创新赋能美妆产业转型升级
智能屏幕上的数字不断跃动,生产指标一目了然;自动导向车(AGV)忙碌运送物料,物流效率大幅提升;机械臂“大显身手”,调配包材进行灌装生产……
调研团一行来到卡姿兰集团“智造工厂”——卡迪莲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现场看到其生产、包装、物流等维度已实现全链路智能化、数字化和高度自动化,强烈感受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澎湃力量。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更新迭代的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广州许多美妆企业主动对标国际一流,致力于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呈现出产业链协同升级、智能制造全面提速等特点,整个化妆品产业集群由“大体量”向“高质量”转型升级,化妆品产业集群已加快向价值链上游攀登。
从品牌到“爆品” 跑出国货美妆加速度
调研团在走访中了解到,广州的美妆产业链覆盖了从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包装到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近年来美妆品牌竞争力提升明显,特别是持续涌现一些爆款、“爆品”现象级的品牌产品,直接引发口碑热烈传播和热销。
“研发能力和品牌服务非常重要,如果说‘研发力’是生命线,‘品牌力’就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溪木源创始人董事长助理黄小萍表示。在座谈环节,多家头部及新锐化妆品企业的代表聚焦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等话题进行交流。
“领先的研发力和品牌力,就是企业的竞争力。”作为国货护肤行业的引领者,谷雨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他们厚植中国传统文化,专研“中国芯”原料,持续打造多款护肤产品,掀起国货美妆新潮流,受到消费者青睐。
从寂寂无名到成为美妆制造领跑者,回顾广州这些美妆企业的成长史,不难发现,它们始终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且稳定的化妆品产品”作为孜孜追求的目标。美妆产业也凭借科技创新能力强、智能制造水平高、市场辐射范围广等优势,成为国内外化妆品品牌创业创新的集聚之地。
从“强链”到“补链” 打造千亿级美妆产业矩阵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广州市拥有近2000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全国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而产业规模连续数年年产值超1000亿元,居全国城市首位。
调研团走访时了解到,广州市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把化妆品产业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强链”“补链”作用,在政策、平台、产品、服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助力化妆品产业提质升级。
据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近年来出台一系列化妆品产业扶持政策,持续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助力其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今年7月,广州发布《促进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办法(征求意见稿)》,鼓励化妆品产业技术创新、品牌建设,获批全国化妆品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一次性扶持500万元;获批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一次性扶持1000万元;首次应用并被纳入我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的注册新原料,一次性扶持100万元。
同时,广州还依托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项目建设,积极构建集“检验检测、标准、计量、知识产权、创新研发、备案核查、审查检查、咨询培训、质量管理”于一体的化妆品产业质量基础设施特色服务体系。
在加快化妆品全产业链布局方面,广州市各区以政策创新为先导,以“白云美湾”“南方美谷”“中国美都”“湾区美谷”等产业集群为引领,加快推进特色化、错位化发展,共同促进化妆品产业整体提升。
化妆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检测机构的技术支持。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业务总监李焯原介绍,该院拥有理化、功效、微生物、毒理学四大实验室,具备1396种物质的高通量靶向筛查、3840种化妆品风险物质的非靶向筛查能力,能够检测化妆品原辅料、成品、包材等全产业链环节。
“广州将继续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依托政策支持和市场活力,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化妆品品牌和产业集群。”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朱少勇 卢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