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绿叶”变富民强市“金叶”

——福建省武夷山市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成效综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4年12月28日 A1 版)

  茶因山而显赫,山因茶而闻名。武夷山是乌龙茶、红茶发源地,也是“万里茶道”的起始点。
  近年来,福建省武夷山市市场监管局围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促进“三茶”融合,立足市场监管职能,积极推进武夷岩茶、武夷红茶地理标志保护与运用,全力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今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成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福建武夷山),进一步推动武夷山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建立完善标准机制 推动地理标志高标准建设
  武夷山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茶产业实际,出台一系列武夷岩茶、武夷红茶地理标志使用、管理、保护制度,统一规范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和地理标志作为集体证明商标注册的使用管理,并与上级知识产权部门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机制,联合市检察院等部门出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成立武夷山市首个警企经侦警务联络站,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构建知识产权执法协同联动保护机制。
  积极引导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茶企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制修订工作。发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武夷红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等地方标准以及《斗茶赛》《武夷岩茶冲泡品鉴茶具》《龙须茶》《陈年武夷岩茶》等团体标准。
  此外,武夷山市成立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检验研究院武夷山分院,持续提升自身检验检测能力,完成农残检测、感官及过度包装、茶叶产品检测等提质扩项。市市场监管局与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合作建设国家加工食品质量检验中心(福州)武夷山基地,助推全市茶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健全保护共治机制 推进地理标志高水平保护
  武夷山市出台《武夷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及监控标识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正山小种)》,统一规范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和地理标志作为集体证明商标注册的使用管理。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建立“黑名单”机制,促进市场监管局、林业局、公安局等部门信息共享,实现茶行业监管资源互联共享。扎实开展地理标志“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保护,不断提升保护效能。
  该市注重建立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并构建质量控制体系,出台《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实施方案》《武夷山市农药化肥科学减量增效八条措施》,开展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创建,全面推行生态茶园农药化肥零增长减施增效。健全“一品一码”溯源管理,强化茶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建立茶企诚信体系,实行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相结合的监管机制。

发力品牌群聚效应 推进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
  为促进茶商标品牌发展,武夷山市制定了《武夷山市“十四五”商标品牌战略规划》,建立地理标志产品舆情收集与动态监控机制。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武夷山,在此之前我对茶文化并不了解,也从来没想到过一种茶可以品出果香、木质香等多种风味。”在11月16日举办的武夷山第十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上,来自台湾的叶先生说,这一次近距离地了解到武夷山的茶,不虚此行。
  同时,武夷山市加大茶产业人才培育力度,出台《武夷山市“智荟武夷”行动计划》,建立茶文化艺术型专家人才库、茶叶评审专家库。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举办武夷山首届科特派创新创业大赛,启动“四链”融合茶产业创新平台建设,选认茶产业领域科技特派员104人。武夷山还注重茶产业的群聚发展,筹建中华茶博苑,加快推进“三茶”统筹展示馆“1+N”茶树种质资源圃建设,推动八马生态产业园、华祥苑茶博城等项目建设。2020年以来,争取武夷岩茶优势特色茶产业集群项目资金约1.07亿元。
  目前,武夷山获得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权的企业有1005家。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显示,武夷岩茶以品牌价值740.09亿元、品牌强度913位居第三,8年蝉联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二;此外,武夷红茶排名第31位。武夷岩茶入选“品牌价值领跑者”。武夷山茶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这片神奇的“绿叶”变成富民强市的“金叶”。

□本报记者 陈长飞 通讯员 方丹妮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