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信用之帆护企远航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市场监管局赋能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综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1月09日 A4 版)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信用监管护航作用,以“信用+”监管赋能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防城港市在业经营主体13.07万户,较2023年底增长8.68%,增速广西第一。2024年,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2.19万户,较上年增长5.37%,增速广西第二。
  “信用+年报”,实现惠企政策精准送达。该局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发布年报通知和政策解读文章,通过电话提醒年报1万余次,微信朋友圈推送公益广告17万余条,发送年报提醒短信近30万条。线下以电子滚动屏方式宣传2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6750份,向经营主体普及年报知识,增强其合规经营意识。
  “信用+豁免”,彰显柔性执法监管温度。该局在信用监管豁免制度改革试点建立“三个清单”“五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轻微违法或偶发性违法行为的容错空间,出台2.0版信用监管豁免制度改革方案,增加41种行政处罚信息免予公示情形。通过建立六项柔性监管制度、加大信用修复工具运用力度、出台《关于健全企业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意见》等措施,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推动信用监管与行政执法深度融合,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2024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开展行政指导5078次、行政建议1368次、行政提示1261次、行政告诫1135次、行政约谈58次,免予公示行政处罚信息227条,免予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条,豁免社会信用惩戒48条。
  “信用+分类”,推动监管效能精准高效。该局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类有机融合,对信用风险度较低的经营主体减少抽查频次,对信用风险度较高的经营主体实行严格监管。按照《广西农贸市场(含周边食品摊贩)监督管理服务发展指南1.0版本》要求,制定《防城港市市场监管系统农贸市场信用监管工作制度》,指导农贸市场开办方建立完善市场经营户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制度,依据信用积分实行笑脸、哭脸、红黄榜管理并定期公示,增强经营户的参与感和荣誉感。创新设置“经营户主体码”,实现经营主体信用信息一户一码,经验做法得到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肯定。
  “信用+规范”,统筹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该局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失信行为,常态化开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工作,依法依规将25379户经营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将4户经营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积极指导企业开展广西“守合同 重信用”企业公示申报,2024年共有95家企业提交申报材料,87家获得公示。
  “信用+修复”,引导失信主体重塑信用。2024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为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修复7275户次,其中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7199户次、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修复7户次、行政处罚信用修复69户次。

□本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黎业槐 蒙定福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