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赋能 绘美好图景

——江苏镇江走好产业强市高质量发展之路纪实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1月10日 A2 版)

  全市经营主体达61.7万户,企业开办实现“1环节、0成本、常态化0.5天办结”,有效发明拥有量达2562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79件……江苏省镇江市市场监管局瞄准“方向标”,握紧“前行舵”,深化改革助推产业强市,全力以赴描绘美好图景。

以改革降门槛,优化营商环境
  遍布大街小巷的餐饮店,是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然而,不少餐饮店经营者表示:“开办餐饮店涉及部门多,流程较为复杂。”
  对此,该局深入推进“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改革。目前,全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均设置“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服务专窗,实现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消防安全、户外广告设置“一报同批”。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31家餐饮店通过“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服务专窗成功办理开业手续。
  经营主体“枝繁叶茂”,需要市场准入“浇水施肥”。镇江市市场监管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好线下“一扇窗”;以就近办理为原则,实现登记“全市通”;以便企利民为宗旨,织好线上“一张网”……2024年,该局深入开展企业开办便利度改革提升行动,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优化审批服务,推行经营主体一网通办、一次办结、零费用、零跑腿的“1100”办事模式,打造减材料、减时限、减前置、减程序,实现审批效率全面提速的“四减一提速”审批体系,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公章和邮寄证照服务,为企业节约开办成本102.7万元。

以服务促发展,厚植产业土壤
  以服务之“优”,促发展之“进”,镇江市市场监管部门厚植产业土壤,交出可喜成绩单。
  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称“两新”)落地实施再出新标准。近日,镇江市市场监管局发布3项“两新”相关领域地方标准。“《航空航天部件装配质量控制工作规范》《高温热处理炉计量特性质量监控规范》这两项新标准填补了行业领域标准空白。”该局标准处处长严娟介绍,以标准引领,全市“两新”工作正驶入快车道。
  质量是企业立身之本,更是地方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镇江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眼镜、智能电网等9条重点产业链,积极开展质量联动提升行动,累计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13个。推广“苏质贷”“苏质融”业务,支持340家企业获得质量融资支持,累计发放贷款超20亿元。
  聚焦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6月,镇江市市场监管局“百企千坊镇在线”系统平台上线。在线及时发现问题、契合实际解决问题,受助企业将平台这种快速回应、高效互动的模式称为网上“对山歌”。镇江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朱志玲介绍:“我们在1个工作日内响应,3个工作日内回应,5个工作日内确定帮扶计划或措施,最终完成帮扶指导,形成闭环。”

以维权护消费,增进民生福祉
  “谢谢你们,没想到退换货这么方便。”2024年5月,消费者朱女士在某商贸公司购买的黄金项链4个月内断裂2次。她到维权服务站反映情况后,工作人员立即帮助她与专柜调解,当天完成换货。
  在经营场所设立维权服务站,是镇江市多元化解消费纠纷、打造“放心消费在镇江”的举措之一。以消费维权“小切口”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消费升级“大提速”,镇江市积极建设维权服务站400余家,覆盖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商业街区、旅游景区等消费场所,每个维权服务站都有工作人员负责对接。
  “随着镇江市消协牵头实施的消费维权政府协同平台上线,消费者轻松实现‘一站维权’,进一步节省维权时间和成本。”镇江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2024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处理12315系统派发的群众消费投诉17211件,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09.12万元。
  优服务、强监管、保民生、促发展。镇江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以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路,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打通市场循环的堵点、找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交出一份可观、可感、可评的市场监管优秀答卷。

□本报记者 祝 富 通讯员 潘曾玉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