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出台《指导意见》规范消费投诉举报处置流程
本报讯 为有效遏制以牟利为目的的职业索赔行为,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近日,湖南省娄底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营商办、市委社会工作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信访局等部门建立了跨部门规范消费投诉举报处置工作机制,出台《关于依法规范消费投诉举报处置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发现,市场上活跃着一批职业索赔人,他们为谋求利益,寻找商品可能存在的问题,故意大量购买,要求生产者或经营者“私了”支付巨额赔偿。职业索赔、职业打假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经营秩序,危害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且该群体滥用投诉举报、信息公开、复议诉讼等多项权利,占用大量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
据统计,娄底市的职业索赔人数量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手法和方式呈专业化、高效化、轰炸式特征。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占用,仅靠市场监管部门单打独斗难以有效应对,所以有必要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实现对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的全链条规制。
日前出台的《意见》秉持依法保护普通消费者权利和规制职业投诉举报的原则,从职业投诉举报的认定方法、跨部门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等五方面,就如何规范处理消费投诉举报作出了详细规定。其中,认定8种情形,特别是“不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等情形,可不予受理或终止调解;界定6种情形属于利用举报谋取不正当利益,相关部门应严格核实举报人身份,对其举报行为不予奖励。下一步,娄底市市场监管局还将借鉴全国各地的成功经验,就多方联动形成合力、为经营主体建立容错免责机制进行探索。
□罗达意 李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