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守护“菜篮子”安全
本报讯 “最近我们进行了‘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在常规检测指标的基础上,新增了农兽药残留等检测项目,并将时令水果纳入当季重点检测清单。”浙江省长兴县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流通科科长柏宇星介绍。近日,走进长兴县龙山街道综合农贸市场,可以看到一块格外显眼的LED显示屏,屏幕上滚动播报着市场内各种农产品的抽检结果。
农贸市场与群众的“菜篮子”安全息息相关,它既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之一,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在刚过去的一年中,长兴县市场监管局实施了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行动,通过聚焦风险管控、贯通数字平台、推进点检服务,健全科学、精准、靶向的食品快检体系,让群众买菜更放心、更舒心。
“前段时间,我们当地的水果大批上市,快检员对进入市场的每批水果都进行了抽检,消费者放心购买,我们的生意也好了很多。”对于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行动,经营水果摊的李有富非常认可。除了时令水果,长兴县市场监管局还选定水产品、禽蛋、生姜、辣椒等10余个重点品种开展常规检测。与此同时,引进胶体金法、酶竞争法等先进快检技术,从检测品种、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三路并进,全面提升农产品检测靶向性。“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行动实施以来,全县23个农贸市场已累计完成快检25803批次,其中不合格4批次,快检批次数同比增加17%。
在监管扩面、引进先进检验技术的同时,该县还通过升级设施、数字赋能进一步提升检测效能。“我们的快检室又升级了,新配置了通风橱,之前我们没条件做水产品检验,现在10分钟就能出结果,比普通农残检测还要快。”龙山街道综合农贸市场快检员唐向美说。
在“食安市场”“放心农贸市场”的创建基础上,长兴县通过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行动,串联起快检平台、数字监管平台、信息公示平台等多个平台,实现快检信息和“浙食链”溯源信息集成同步。目前,该县7家农贸市场完成了检测设备提档升级,新增PDA采样仪、便携式食品安全分析仪等仪器10余台。
“通过‘浙食链’二维码,实现‘溯源追溯+检测结果’一码追溯,可以提高检测报告真实性。”柏宇星介绍。如果两个月内,同品种、同源头供应商连续2批次及以上被检出使用禁限用药物或农兽药残留超标,执法人员将溯源倒查源头供应商,及时处置并在数字平台上公示,倒逼经营者压实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孙建新 陶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