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链 补链 延链 强链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强县赋能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2月25日 A3 版)

  □质量赋能眉山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


  □质量赋能洛川苹果品牌价值。


  □质量赋能神木节能降碳试点项目建设。


  □雁塔区质量基础设施重点园区全覆盖。

  近年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在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以布局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久久为功,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质量支撑,形成主导产业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稳步提升互促发力的良好生态。
  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更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从质量基础设施的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关键环节入手,凝聚了推动产业发展的质量合力,成效显著。

聚合质量要素 夯实产业发展质量基础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紧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加大布局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线下站点与产业紧密结合,提升服务效能。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已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线下平台100个,实现了重点园区全覆盖,同时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资源,为园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取得了显著实效。2024年共服务企业11647家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961个,为企业节约费用7950.31万元,带动就业5163人次;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280家,帮扶解决问题208个,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收益1145.1万元;服务个体工商户9655户,帮扶解决问题1710个,为个体工商户增加收益751.18万元。
  实施标准稳链工程,支撑重点产业链发展。根据县域主导产业,围绕羊乳、富硒产业等重点产业链布局,成立省级标委会开展标准技术研究,依托“链主”企业和“链长”单位,制定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南依据,推动产业链提质增效。
  加快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在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规划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不断完善陕西产业计量测试服务集群。例如,指导航天六院筹建的“国家航天动力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完成预验收,全面启动“国家现代设施农业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申报准备工作。富平县检验检测中心承建的“陕西省羊乳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已完成验收前准备。
  目前,以两个国家级产业计量中心为龙头、10个省级产业计量中心为支撑、6个国家级和省级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评价实验室为保障的全省产业计量测试服务集群已初具规模。
  聚焦有机产业,展现认证价值。举办全省有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展示有机产品认证先行区培育成果,发布首个《陕西省有机产业发展白皮书》,公布8个有机认证先行区和10件优良实践案例。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有有机认证证书737张、获证组织490家,全省有机产品年总产量65万吨、有机产业年产值37.6亿元。

布局质量技术创新中心 激活新质生产力动能
  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的航天新城,是中国大中型军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重要基地。围绕核心技术研发,布局建成了国家航天动力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国家航天动力产业计量测试联盟,以精准数据为依据,制修订51项航天领域各级相关标准,推动区域标准共享。
  作为国家级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神木市拥有清洁煤电、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高性能树脂、精细化工、新材料、现代载能、新能源七大主导产业。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该领域推动开展国家级标准化试点,2家企业通过试点验收,成效明显。与此同时,发布煤炭领域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4项;当地企业共获得各类认证证书807张,CMA资质检验检测机构50家,CNAS认可机构7家。
  “眉县猕猴桃”品牌价值日益显现,入选中国首批100个地理标志受欧盟保护产品。支持眉县猕猴桃产业做强,省市场监管局派出管理、技术专家助力县级检测机构实施扩项提能工程,建成了省级果蔬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检测中心。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猕猴桃花粉全项目检验检测资质填补国内空白,已发布2项猕猴桃相关省级标准,1项国家标准已立项。与此同时,全县90多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富平羊乳在陕西羊乳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陕西正在加快打造千亿级羊乳产业。为此,国家、省、市、县市场监管局合力推动,在富平建成了国家羊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陕西)(以下简称中心),陕西省羊乳制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也落户富平。随着技术实力的增强,中心建立了31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具备开展37项检定、9项校准的技术能力,获得CNAS认可和国家级CMA资质认定。当地企业依托中心,技术攻关能力不断提升,全县获批羊乳全产业链专利71件,红星美羚羊奶酪及脱盐羊乳清粉生产加工技术荣获中国乳制品工业“技术进步奖”。
  洛川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凭借地域优势的同时,省市场监管系统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增强质量内功,推动“洛川苹果”质量提升。修订完善《洛川苹果技术标准综合体》和《黄土高原旱作节水矮化密植果园技术手册》;发挥认证作用,实施有机化种植战略,全面发展有机苹果。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有机苹果基地15万亩,通过认证的有机产品种植基地企业10家,是全国唯一整县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原料生产示范认证基地县。2024年“洛川苹果”以829.16亿元再创新高,质量赋能品牌价值位居全国水果类价值榜首。
  质量基础设施赋能陕西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产业特色更加鲜明。西安雁塔区作为西部最强区,已是全国15个“三千亿区”之一。除此,神木市建成国家级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全国每5个、全世界每9个猕猴桃中就有一个产自眉县,富平县被称为“羊乳之都”,洛川县已成为“世界苹果之乡”。

强化质量培训 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
  近年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把强化质量培训,提升基层队伍素质作为建设质量强县的重要内容之一。省市场监管局率先垂范,每年新春第一课都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以此带动陕西市场监管系统强化队伍建设。针对质量强县工作,以质量基础设施的关键点为重点,从质量管理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多个层面进行,提要求、定目标,制订年度培训计划,与大专院校、技术机构联合,线上、线下同步开展。
  各市(区)市场监管局组织面向县(区)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培训,首席质量官培训覆盖到县(区),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领域,针对基础工作、重点项目,分批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多轮培训。既有课堂讲解,也有计量、检验检测等领域比武竞赛,还有案例分析、专题研讨。坚持从基层抓人员队伍培养,陕西省市场监管系统干部队伍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是国家部署。我局按照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强县工作要求,陕西省委、省政府建设质量强省工作重点,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积极培育特色品牌,在推动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上形成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质量支撑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产业提质增效夯实了质量根基。”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牛子仲表示。

□秦 轩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