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政务服务来了!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企业登记注册场景接入DeepSeek大模型技术见闻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3月06日 A3 版)


  “您好,我想注册一家企业。”登录北京市企业服务e窗通平台输入需求后,智能问答助手“市监小e”立刻开始工作并回复:“好的,请您先确认拟设立的主体类型……”经过简短沟通,“市监小e”迅速理解了办事人的需求,依托DeepSeek大模型在语义理解、自主学习、智能推理方面的核心技术突破,为申请人生成了精确的办事指引。
  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从3月4日起,该局企业登记注册场景接入DeepSeek大模型技术,实现企业登记注册业务24小时在线“智能咨询”服务,打造“能感知、会思考、有温度”的“AI公务员”。这一应用作为深化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的最新举措,标志着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数字化转型迈入新阶段,为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改革提供了“北京经验”。

全天候稳定便捷服务
  “以往办理企业登记注册,因为申请人对相关法规政策不了解,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咨询、准备材料。”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赵树斌告诉记者,该局当前政务咨询主要以人工热线和人工窗口服务为主,尽管人工热线设置近百个人工席位,有时仍存在等待时间长、无法满足即时咨询需求等问题。传统官网主要采取“预置问答”,对申请人提出的问题难以全面精准应答,导致申请人体验不佳。
  为进一步便利企业登记注册,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3月4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企业登记注册场景首次接入DeepSeek大模型。社会公众可以登录北京市企业服务e窗通平台,点击“在线问答”图标,使用“市监小e”智能问答小助手体验7×24小时在线“智能咨询”服务,咨询与企业登记注册业务相关的问题。

夯实大模型应用基础
  “DeepSeek大模型技术接入后,企业、群众相当于多了一个7×24小时在线的小助手。‘市监小e’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更高、答复内容也更专业统一。”赵树斌说。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从2023年9月开始,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开展企业登记注册领域大模型场景应用工作。
  建立高质量政务知识体系,梳理企业登记政策法规、办事指南、一次性告知单、专题知识等近3000条,进行高质量的数据标注。开展政务服务大模型训练、调优工作,持续提升大模型应用效果。组织开展三轮全市资深登记业务人员测评及综合窗口内部试用,收集反馈意见,强化学习效果。探索大模型智能问答与e窗通平台对接与集成的技术可行性,为全面推广“智能问答+边聊边办”服务模式应用奠定基础。

推动政务能力全面提升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政务咨询问答方式不同,大模型实现了用户口语化问题的意图识别和理解,可以提供更精准、更便捷的口语化交互问答场景,准确率达90%以上。大模型可以进行动态化知识更新,同步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资本改革等政策变化,建立“25+”大类业务领域智能体模型,自动校验注册地址、股权结构等多维度合规性。目前,大模型支持语音输入、图文交互、智能播报等多模态交互体验,企业可通过语音提问,系统即时解析复合需求并语音反馈。
  这些变化,可以进一步增强办事精准指引和个性化服务能力,有效降低人力成本,缩短企业群众咨询问题及业务办理的时间,大幅提升申请人办理登记注册业务的体验感。
  “我局将以此为契机,深化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持续探索新技术在市场监管领域的应用和创新,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智能审批、监管执法、决策指挥、智慧办公等方面的应用,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李 翔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