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自我 向光而行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启示录
《哪吒之魔童闹海》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以栩栩如生的视觉效果、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澎湃恢宏的情节反转俘获了百万观众的心,也将奇幻叙事升华为存在主义的人生命题。哪吒向光而行的自我救赎,让我们看到了勇敢面对一切挑战、历经千锤百炼仍不屈不挠的自己。
逆天改命 个体觉醒
影片模仿现实社会,设置了一个阶层体系:最高层是仙界,代表人物是十二金仙和阐教弟子;中间层是普通民众;最底层是妖族。对于妖族而言,当神仙是其梦寐以求的奢望,“修仙考编”给了他们一线努力的希望。于是,申公豹的父亲申正道带领十里八乡的妖族日夜刻苦训练,励志的口号是:“你觉得苦、觉得累,要恨你们为什么生来就是妖。倾尽全力,才有机会逆天改命、得道成仙。”这一情景多像到大城市打拼的乡村青年,日复一日地不懈奋斗,只为有朝一日能有机会改变命运,实现阶层跃升,获得尊重。
然而,改变命运的道路是那样的崎岖和艰难。不仅要经受日复一日、非人的刻苦训练,还要面临外界怀疑的目光和突然降临的毁灭性打击。底层妖族的努力是那样卑微,位于上层仙家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对妖族而言就是灭顶之灾,就像人们通常所说,“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但这世上总有不信命的人在。哪吒真正的个体醒悟,源于发现阐教打着正义的旗号、干尽罪恶的勾当之时。原有的秩序被破坏,心中的偶像被毁损,精神信仰被颠覆,这才是真正的挑战。当龙族、哪吒、李靖夫妇及各路妖怪一起面临灭顶之灾时,人性的本质暴露无遗。意志软弱的人选择了臣服于强大势力,如西海龙王等人,选择了依附无量仙翁,甘愿为仆为奴。有人则坚定地选择了反抗和不屈服,这就是哪吒。在被投入天元鼎后,他带领众人前仆后继地破鼎,尽管外界压迫的势力很强大,但反抗的决心和力量更强大——“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这乾坤”。最终,在众人、神、妖齐心协力的抗争下,正义的力量冲破釜鼎,大家获得自由,改变了被毁灭的命运。
自我救赎 浴火重生
哪吒反抗命运的过程,也是自我救赎的过程。刚开始参加升仙考核时,哪吒是不自信的。他是魔丸与灵珠的混合体,身上灵性与魔性合二为一。从广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哪吒与敖丙的合体,身上也兼顾了这两种性情:既有灵性的一面,谦恭、彬彬有礼,符合世俗的要求;又有魔性的一面,倨傲、抗争,不顾一切反抗世俗。当灵性占上风时,我们彬彬有礼,谨小慎微,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当魔性占上风时,我们不拘一格,有改天换地的冲动,不顾他人的看法;当灵性与魔性一起发挥作用时,我们左右摇摆、犹豫迟疑、举棋不定,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次次的挑战与磨炼,也重塑了哪吒的精神。魔丸中顽劣的成分渐渐收敛,不屈的一面越来越强大。当那个如风的少年哪吒在熊熊烈火中涅槃重生时,他认清了自己的局限,但依然选择向光而行。当敖丙问哪吒要不要随他一起隐匿于深海深处时,哪吒回答:“不了!以前我一直在躲、在逃,直到我无路可走,我才明白如何面对这个世界。”此时的哪吒,不再像最初那样躲躲藏藏,而是以本来面目存在于天地间,在精神上完成了自我肯定与救赎。
我们普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漫长的一生中,我们总有一些内心的恐惧与挣扎,有一些“心魔”,不够自信,觉得自己不够好,希望能以更好的面目示人。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考验之后,不放弃的我们不仅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内心也更加强大,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也坚定了不放弃、改天换命、有所作为的决心,不再轻易因外界的打击和否定而放弃自己。
□海南省三亚市市场监管局 康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