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全链条监管 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3月25日 A3 版)

开栏语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和食品生产、贮存、运输、寄递和配送、销售、消费、进口等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各环节的监管及衔接,提出了8个方面的协同监管措施和机制,为进一步理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强化全链条监管合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食品安全大于天。食品安全不仅关乎亿万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食品安全涉及多个环节、多个主体,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任何一个细微之处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为便于社会各界对这一意见的理解,本报开设《聚焦“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专栏,及时刊发系统内外专家、基层执法人员针对该文件的解读、思考,助力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落实好文件精神,突出重点领域,聚焦薄弱环节,系统治理、精准施策,切实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守护好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无堂食外卖怎么管?
——对外经贸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员、国务院食安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冀玮访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第十七条就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科技手段如何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率?各地开展的社会监督有何成效?如何守牢食品安全底线?近日,对外经贸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员、国务院食安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冀玮接受了央视新闻的采访。
  问:如何落实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
  答:首先,作为网络平台的经营者,要树立一种等同食品生产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增强食品安全第一的意识。
  其次,要按照《意见》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要求,切实落实应做的措施。比如要对网上经营者和其产品合格证明进行资质查验。
  另外,要记录,要有痕迹,保证出了问题以后通过平台可以追溯到真正的责任者。平台经营者要有意识地去落实。
  问:“互联网+明厨亮灶”可行吗?如何落实监管职责?
  答:我认为“互联网+明厨亮灶”不但是可行的,而且对于网络经营来说,它是更加容易实现的。形象地来说,当一个网络主播购买了一个摄像头对着自己的同时,再增加一个摄像头对准他所经营的厨房,其实并没有增加多少成本,关键在于他要明确认识到,这两个镜头是同样重要的,因为食品安全是零容忍、不能够出现任何问题的。
  对于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管需要尽到的责任,一个是依法履职履责,对于行政执法者来说,法定职责必须为。对于社会监管来说,在法律规定的职责之外,能够有公益者、食品安全参与者的补充,为执法者提供线索和情况,主动监督、提醒,将法内和法外结合起来。
  问:多部门如何高效实现联动监管?
  答:部门职责的法定差异导致产生了协同需求。协同监管不单单在食品安全,在各个涉及安全监管的领域都存在。
  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
  第一,像两办出台这样的文件,是从政策、制度设计的层面解决协调和协同的问题,这为我们解决部门协同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基础。
  第二,未来尽可能让食品安全监管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一种合力,尽量减少需要协同的可能性。比如把它做成一个整体的行政监管平台,把所有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力量集中到一起,这样就从客观上减少了协同的需求。
  问:如何看待引入家长委员会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监管?
  答:我非常赞同家长委员会来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任何其他社会角色比拟不了的。学校需增强主体责任意识,校方主动构建机制保障家长有效参与,形成家校协同监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全链条监管 全方位织密 全身心守护

  强化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出证查验、加强食品运输全过程监管、压实网络食品销售从业主体责任、完善校园食品安全协同管理机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推进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总体看来,《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务实管用,持续深化改革破解监管难题,体现了党和政府铁腕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的决心。针对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各环节监管衔接存在的问题,《意见》从责任划分、技术赋能、跨域联动等8个维度构建协同监管措施和机制,聚焦百姓关切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21条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从“分段治理”向“系统治理”的转变,既是回应民生关切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实践。
  食品安全,国之大者,民之根本,是最基本的公共利益之一。从“米袋子”到“菜篮子”,从校园食堂到平台外卖,食品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从生产、加工、流通到消费,涉及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食品安全风险的源头。倘若监管体系、管理机制存在漏洞,食品安全事件便可能频发,直接影响公众健康,甚至引发信任危机。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食品安全问题再次被提上重要议程。报告明确提出要严格食品药品监管,抓好校园学生餐、平台外卖安全监管,这一部署不仅体现了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也进一步凸显了食品安全治理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当前社会,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已是刻不容缓。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食品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视,各地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不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推动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特别是新的食品业态、技术不断涌现,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意见》正是要进一步理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强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全链条责任划分与协同机制得到进一步明确。传统监管存在分段管理导致的职能交叉和漏洞,例如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前后的责任划分不清、网络新业态监管滞后、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失管失察等。《意见》明确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多部门职责,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避免监管盲区。
  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查得到强化。《意见》明确,从生产经营许可审查、特殊食品注册、检查员队伍建设三方面强化全链条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市场准入秩序,助力传统食品工艺传承与现代技术融合发展。根据《意见》要求,各级食品生产经营许可部门须严格执行审查标准,严禁未经审查发放许可。对于地方政府授权非市场监管部门实施许可的情形,《意见》首次明确要求建立“受理-审查-核查-许可”四环节责任清单,并完善许可与事中事后监管的衔接机制。
  网络食品新业态监管全面升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食品销售迅速兴起,但监管难度较大,存在诸多隐患。此次《意见》明确要求压实网络食品销售从业主体责任,强化网络销售食品安全问题的协同治理,要求网络平台设专职管理机构,严格审查入网资质,主播需查验推荐食品,广告参与者需依法发布信息,确保线上线下同标同质。明知产品违法未处置的将被追责。
  无堂食外卖监管得到加强。校园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长期存在管理职责不清、协同不足的问题。此次《意见》详细规定了教育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强调了教育部门牵头建立学校食堂大宗食材招标采购平台,推行供应商资质评审和“黑名单”制度,市场监管部门严查承包经营违法行为,全方位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当务之急,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明确实施要求和执行措施,全面贯彻落实《意见》规定。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企业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落实主体责任;各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安全要求,用最严格的监管守住守牢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 廖海金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