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万家灯火里的初心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5年05月23日 A4 版)

  那是几年前的夏天,分局接到一起凉粉小作坊的投诉举报。一次看似普通的投诉处理,却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复杂与不易。
  这家小作坊隐于南瑶村委城中村深处,面积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屋内阴暗潮湿,五十多岁的老板皮肤黝黑,眼神中透着警惕与不安。他和两个儿子经营着这个家庭小作坊,靠着微薄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
  初次上门检查时,眼前的景象令我震惊:霉斑遍布的墙壁、锈迹斑斑的机器、随意堆放的原材料……我耐心地向老板逐条说明存在的问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完成。
  一周后复查令我愕然——小作坊几乎毫无变化。老板态度强硬,抱怨整改成本难以承受,扬言要关门停业。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抵触情绪,我竟一时语塞。
  回到单位向老同志求教,得到一句箴言:“基层工作不能一味硬碰硬,要学会换位思考。”在老同志的建议下,我决定调整策略。
  第三次踏入小作坊时,我搁置整改话题,与老板拉起了家常。原来这位四川汉子多年前来金坛谋生,因缺乏资金技术,小作坊始终在温饱线挣扎。我耐心解释:“食品安全既是守护消费者,更是守护您自己的生计啊!”随后主动帮他联系有关部门咨询整改细则,查找优惠政策。
  几番推心置腹终见成效。老板贷款购置新设备,重刷墙面,规范生产流程。月余后再访,小作坊已焕然一新:明净的操作间、锃亮的机器、井然有序的生产线……老板紧握我的手连声道谢,眼中泛着光。后来这家小作坊获评“常州市名特优小作坊”,还上了当地的电视新闻。
  这次经历让我深切领悟到:基层工作不仅是执行政策,更是心与心的对话。唯有体察群众需求,才能收获理解与信任。如今,每当经过此地,望见老板忙碌的身影与顾客满意的笑容,那份初心愈加坚定——市场监管人的担当,就镌刻在这万家灯火的烟火气里。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市场监管局东城分局 冯林泰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