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就未来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01月09日 A2 版)

  30多年前,人们但凡要买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等商品,无不首选“上海货”。那时的“上海货”就是优质产品、放心产品的代名词。改革开放后,曾有一段时间“洋货”独领风骚,而后随着“中国制造”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国货为人们所青睐。而在沧桑变幻之中,质量始终是人们选择商品的重要砝码。
  得质量者得天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速度终有上限,质量永无止境。”可以说,对任何一项产业、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重质量者昌,轻质量者亡。
  以质取胜才是王道,这一理念已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有远见者往往对此理解得更早、更深、更透,获得的收益也更大。质量是一切发展的前提,缺少了质量的保证,任何的发展都只能是空想。
  深化质量建设,一靠人文,即通过文化建设,强化以质取胜的理念,让经营者、生产者、服务者都视质量如生命;二靠科技,通过科技研发和应用,提高质量标准和质量水平;三靠管理,通过加强生产、服务的过程管理和行政监管,来保证质量不打折。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优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证。
  质量就是生命,质量成就未来。质量优秀者往往能后来居上,攀上高峰,获得市场通行证;质量低劣者终会成为明日黄花,失去机会。全面质量控制创始人费根堡姆曾说:“质量是一种道德规范,把追求卓越视为光荣。”这一理念深得人心。张瑞敏当年带头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他用的大锤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为国家文物,就深刻地表明了社会对企业家破釜沉舟抓产品质量的赞许。要让人人都做出打动人心的“产品”,最重要的是要在社会上树立质量导向,让重视质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期待有更多的企业把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不断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以质量为本,产品能像当年的“上海货”那样为人称道,人人都能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鲁庸兴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