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商事制度改革持续发力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04月06日 A1 版)

  本报讯 甘肃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3月29日召开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落实情况等专题汇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王三运充分肯定全省商事制度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果。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改革的高度、广度、深度、精度“四个重点”,紧紧扭住上下衔接、节奏进度、落地生根、主体责任、适应能力“五个关键”,确保各项改革举措早落地、见实效。
  甘肃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承录介绍说,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省工商局通过推行注册资本认缴制、企业年报制、“先照后证”、放宽公司注册资本条件、简化住所登记手续、“三证合一”等一系列改革,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降低了创业成本,市场活力迸发,大众创业热情持续高涨。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累计达128.03万户,比“十一五”末翻了近一番;注册资本总量累计达1.82万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了两番多。在2015年新设立企业中,第三产业企业占所有企业比重达74.6%,较上年增长4.8%。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 GDP 的比重达45.8%,比2011年增长7.6%。
  商事制度改革发挥了“先手棋”和“突破口”作用。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制度由过去高门槛、严准入转向低门槛、宽准入,以信用监管为主的“宽进严管”制度。郭承录表示,全省工商系统将继续坚持“放”字优先,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住所登记,尽快实现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核心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和服务,探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坚持“管”字跟进,构建信用监管机制,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责任,加快建设“全省一张网”,发挥竞争政策在规范市场秩序中的作用,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坚持“服”字保障,积极服务创业创新,加快构建负面清单管理机制,鼓励非公企业进入更多领域;发挥协调推进职能作用,完善促进非公经济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做好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杨柳岗 牛富田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