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后迎旺季 茶业违法知多少
清明节后,新茶陆续上市,茶叶迎来销售旺季。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与茶业相关的案件除了无照经营外,危害食品安全、虚假宣传、违法广告较为突出。
危害食品安全行为多样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瑞缘茶业有限公司经营的白茶标签上的产品名称、质量等级不符合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准要求,检验结果为不合格。正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该公司的行为构成经营不合格预包装食品标签的违法行为。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六条之规定,正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罚款2000元。
有企业冒用他人生产许可证号。王德传茶业商贸(上海)有限公司从云南购买散装红茶,并加工为三款预包装红茶(德传滇红150克装、德传滇红75克装、金选凤庆75克装)共计3398包。之后,该公司将这三款预包装红茶运至其全国各门店销售。经查,该公司生产的红茶外包装上标注的生产许可证号为他人公司持有。至案发,该公司销售上述三款预包装红茶812包,违法所得92338.34元。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该公司上述行为构成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生产列入目录产品的违法行为,并依法责令该公司改正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8万元。
还有企业生产的茶叶农药含量超标。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委托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对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风桐正山小种红茶进行抽检,发现其产品氰戊菊酯含量超标。至案发,该公司共生产红茶26盒,已全部销售至直营门店。初检结果出来后,该公司立即启动不合格食品召回程序,召回不合格红茶22盒并销毁处理,其实际违法所得960元。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该公司生产不合格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产品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厦门市同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没收该公司违法所得,对其罚款1.2万元。
更有不法商家从线下转到线上销售不合格食品。福建省武夷山市涟山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天猫商城设立涟山茶业旗舰店并从事白茶经营。2015年8月,有消费者举报该公司销售不合格“白毫银针”白茶。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报后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购进散装白茶包装后对外销售。经鉴定,该公司销售的白茶与其外包装标签上所标示的生产许可证号不符。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食品安全法》对其罚款3000元。
虚假宣传集中在“具有医疗作用”
北京茶博士家商贸有限公司在其制作的宣传页上宣称,普洱茶具有降低人体三酸甘油酯、胆固醇、血糖、血尿酸、解油脂等功能。经查,该公司宣传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北京市工商局朝阳分局认为该公司的行为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朝阳工商分局责令该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对其罚款1万元。
与上述违法行为相似,陕西省眉县首善镇安华黑茶馆悬挂宣传牌,宣称黑茶具有降脂、减肥、软化人体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痛、降血压等功效。经查,黑茶系保健食品,并非药品。至案发,该公司共获违法所得540元。眉县工商局认定该公司的行为属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依法没收该公司违法所得,对其罚款4460元。
网上发布违法广告问题突出
该行业网上发布违法广告也大多与违法使用医疗用语相关。上海鸿艺茶叶有限公司在天猫商城上设立中牌嗏客旗舰店,对外销售铁观音茶。该公司在对浓香型铁观音的产品介绍中,使用了防治糖尿病、防治龋齿等医疗用语,网页广告制作费用320元。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该公司行为构成在食品广告中使用医疗用语。依据《广告法》第四十一条之规定,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该公司改正违法行为,对其罚款960元。
与上述案件相类似,福建安溪县德润茶叶有限公司在网店首页发布广告称其销售的红茶有抗癌、延缓衰老、解毒、消炎、杀菌等疗效。安溪县工商局认为,该公司的行为构成发布食品广告内容涉及疾病治疗功能。依据《广告法》第五十八条之规定,安溪县工商局责令该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对其罚款1500元。
我国茶叶品种丰富,爱茶者众。保证茶叶质量与安全是对茶业生产、经营者最基本的要求。经营者应增强法律与诚信意识,在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义务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切莫在宣传中将茶叶的保健功能与医学疗效画等号。作为执法者,对相关经营者实现食品安全溯源监管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加大对此行业网上不正当竞争、发布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的研究、查处力度,加强对相关经营者的行政指导,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施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