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田园最多情

——读简媜散文集《月娘照眠床》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6年04月12日 A4 版)

  “每一颗星子都是人间早逝的婴,月娘比生娘还亲。”“只有在婴啼的时候,才有白夜,人间男女才弄潮。”《月娘照眠床》是台湾女性散文作家简媜的经典美文代表作,2015年3月首度在大陆出版。熟悉简媜的人们,与她一起相伴走过浪漫、空灵、典丽、朴实的散文创作生涯。“月娘”是闽南地区对月亮的称呼,“眠床”指睡觉的床,《月娘照眠床》的书名中蕴含着简媜心中最美的故乡意象与岁月情怀。
  乡村田园是现代大多数散文作家一直描写的对象,里面常常有一种拨动人们心弦的力量。倾注在故园沃土里的情感汁液,是散文作家们寻找精神净土和心灵归宿的源泉。简媜于1961年8月生于台湾宜兰县的一个小村。简媜奉献给读者的,是她对已经消逝或正在进行的生命美感体验。
  简媜在书中的一篇《有情石》文章里回忆说:“这些石头,一颗颗都是平凡,但在我眼里,又是一颗颗的不平凡。它们不是珠宝,它们没有炫耀的光彩,但它们踏踏实实地固守着泥土、河流,它们安分且认真。”崇尚自然、真情感性,这种关爱之情构成了简媜乡土题材散文深厚的内里背景和外在氛围。《月娘照眠床》中配有30余幅宁静美好的水彩画作,加上女作家通过情绪化的景物描写来充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有种接地场的感染力。
  乡村故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一花一井,看上去漫不经心,却多情自我,在作者的胸中起伏跌宕,笔下烟云卷起了饱含情感的人生意蕴。简媜的故土田园永远是她心中的伊甸园:爬满屋顶、田野、篱笆,在春光里绽放的碗公花(牵牛花);早秋时候长着细绒似的毛、一碰就牢牢粘上衣裤甩不掉的茉草;漫了一地鲜黄野艳的岩苦菜;碧绿油亮、清香扑鼻的野蕨;长满屋前屋后,或蓊蓊郁郁或疏疏朗朗的竹篁……当简媜重拾往昔的旧时光时,田园之美濡染了她童年的欢娱与失落,浸润了沉甸甸的憧憬与希冀。这种徘徊在故园的暖色情调滋养了她真情真意的故土眷念情愫,她用痴情之笔,涂抹下台湾北部宜兰乡间的生活、民情、风俗及各类人物的多彩多姿的画卷。
  有人说,《月娘照眠床》中简媜以深情的笔调回溯了童年生活的纯真。诚如斯言。书中蕴含的感情深刻、美好,意象华美,人物和故事细致动人、震撼心灵。读简媜散文,“如看一路山水,如闻满街市声,如参一路禅意,还可兼想一路心事”。简媜毫无保留地袒露心态,喜怒哀乐尽情地挥洒在作品中,以炽热的情怀来表达对故土家园的热爱,以富有力度的语言描绘世间冷暖,给人更多的遐想空间。还是台湾作家郭枫说得好:“女作家简媜是一个‘异数’,洗尽铅华,独具慧眼,以卓越之笔,描绘人间生活情态,常有惕然惊心的刻画。”
  愿回忆温柔静好,让当下淡定从容。简媜用温柔的情怀、唯美的笔触,给我们带来触及灵魂的阅读感受。当我完整地读完《月娘照眠床》中每一篇文章后,字字珠玑,又如清泉,涓滴成梦幻般的乡愁,感觉到台湾岛乡的雨软风柔、深婉隽秀,真想去那个神往的田地里自由自在地撒欢儿……

□丁桂兴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