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检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02月03日 A2 版)

  1月30日9时,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上人来人往。阳光从屋顶洒下,暖意融融。但位于街东面的绿能电动车专卖店内却有些许寒意。
  “开始吧。”东城区工商分局商品科科长魏征一挥胳膊,8名执法人员一起走进店内。
  店主许会来是大家的老熟人了,前不久因为抽检电动车时速超标“吃”了一张罚单。说起这事儿,许会来至今心有余悸:“咱经营20多年了,进货前合格证检验报告都是要查的,可不敢违法违规经营。”
  “我们这次也是来抽检的,还给您发放《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电子版目录二维码也打印好了,您贴在显要位置,消费者一扫就知道自己要买的电动车是不是符合标准。”魏征说。
  “好嘞,好嘞。”许会来从魏征手中接过电子版目录二维码贴纸,准备把它贴到收银台边的墙面上。
  “关键还有一点,要是以前卖出去过目录以外的车,消费者找来了,咱该给人退给人退,该给人换给人换,好不好?”许会来对魏征的话极为赞同,连声说“好”。
  下一步是抽检工作,刘超对这项工作熟悉得很。他所在的北京市轻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一站跟东城工商分局合作已久。“我们抽样和检测是分开的,保证抽检过程公正严谨,这次我负责抽样。”刘超低着头,一边说一边仔细填写准备送检的4只超威牌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基本信息。
  此时,许会来和执法人员闲聊起来。
  “上次就抽过蓄电池,全是合格的,单子我还留着呢。”
  “最近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多起火灾事故,事关群众人身安全,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咱这电池全是原厂的,如果使用过程中出了问题,咱有‘三包’,找厂家。”
  “电动车标准在不断完善,作为经营者,不能只看有没有产品相关证书,还要对照标准把里面的内容看清楚。”
  “是啊,是啊。实际上国家出标准真是好事儿,这对电动车行业有好处。”
  ……
  刘超填完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工作单,让魏征和许会来在上面签字。不用说,许会来也知道,抽检结果会在两周之内出来。他送魏征一行人出门,又把《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摆放到店门口的宣传架上,并笑着说:“这样消费者一进门就能看见。”
  太阳越来越高,大家迎着阳光,走向下一个抽检地点。

□陈 静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