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提升效能 强化执法维护公平
——邯郸市工商局优化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纪实
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工商局面对改革任务不断深化、监管难度不断加大、违法形式不断翻新的新形势,立足职能,顺势而为,主动自我加压,瞄准重点难点,针对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重拳出击,执法办案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建立一支优秀的执法队伍
执法办案成效如何,执法队伍是关键。为加强竞争执法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执法资源,邯郸市工商局围绕优化执法机制、提高办案效率这个中心思想,以动态管理为依托、以培养使用为目标,建立起一支优秀的竞争执法队伍。
建立全市竞争执法人才库。该局对进入人才库的执法人员优先培养,重点培训,实现人才库充实壮大与入库人才素质能力提高同步发展,目前已有50名人员进入人才库。同时,该局通过开展培训和案件研讨等多种形式,让执法人员学习执法办案专业理论,交流执法办案先进经验,培养执法人员敢办案、会办案、多办案、办好案。
该局大力加强案件指导工作,对基层区、县局集中培训,调动全系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促进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提升解决监管执法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
对新《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宣传培训。新法颁布伊始,邯郸市工商局就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培训计划,邀请业内专家授课,组织人员到执法办案经验丰富的地区学习,并对一线执法人员开展分批次、分层次的集中培训。
选树执法办案能手。该局认真做好办案能手的推荐工作,引领全系统执法人员提高办案水平。按照《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执法办案能手认定办法》规定的条件,邯郸市工商局将在办案数量、办案质量、案件类型、社会影响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执法人员推荐至省局,树立典型,进一步激励、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截至目前,该局共有3名同志被评为河北省执法办案能手。
突出一个鲜明的工作重点
执法工作是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强局之基、监管之魂、安身之本。为进一步提升竞争执法行动影响力,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邯郸市工商局积极完善诉转案工作机制,拓展延伸执法办案领域,聚焦竞争执法这个工作重点,以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为职责,瞄准重点重拳出击,多管齐下强化执法。
坚决攻坚大案要案。针对公用企业及其他垄断性行业等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实施不正当竞争、限制竞争行为和侵害群众利益的乱收费行为,邯郸市工商局敢于亮剑,攻坚克难,在以往查处大要案件基础上,查处一批竞争执法案件。整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局共查处整治不正当竞争案件253件,罚没款331.636万元。
着力扫除案件盲点。邯郸市工商局在落实省局工作的同时,做好反垄断执法工作,明确提出要在以往查办大要案件的基础上,积极寻求突破,填补案件空白,扫除案件盲点。为此,该局从执法人才库中调取业务骨干组成攻坚小组,对以往排查的线索进行梳理,集中开展外围以及实质性调查工作,对重点线索反复研究模拟推演,针对反垄断执法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目前,总局授权查办的邯郸某公司涉嫌垄断案件正在调查中。此项工作在河北省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有望填补该省无反垄断案件的空白。
严查网络传销案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传销的新平台,其涉众面广,隐蔽性高。查处网络传销案件,电子信息数据是关键。与传统证据相比,电子证据具有多重性、技术性和可修复性、可灭失性的特点,因此网络传销案件查处难度大。为突破该类型案件,邯郸市工商局组织业务骨干外出学习,同时请来先进地区同行讲授办案技巧。截至目前,该局立案查处网络传销案件8件,结案4件。市局经检分局和永年区局相继查办的2件网络传销案件分别被罚没4800万元、1156万元。此类案件的查处,让群众认识到网络传销的危害,为今后查办类似案件奠定基础,对同类型违法行为形成威慑效应。
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程序
竞争执法工作专业性强,关注度高,涉及面广,形成一套完善的执法程序显得尤为重要。邯郸市工商局通过变通督导形式、制定考核细则、规范信息公示等方式,完善执法程序,保证执法质量。
转变方式强化督导。该局建立健全执法案件检查定期通报制度,并由过去的检查督导变为综合指导,定期深入基层执法单位,通过座谈、案件交流,办案技巧传授等方式,帮助基层解难题,把硬性的督导变为柔性指导。在此基础上,该局召开不同层面的调度会、交流会,掌握工作进度,边听汇报边交流通报案情,促进工作整体推进,此举也受到一线执法队伍的欢迎。
制定细则落实考核。该局制定《邯郸市工商系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考核细则》,力求切实改变“以罚没款金额论英雄”的模式,将执法考核工作纳入制度化管理的轨道,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执法监管体系。
公示信息规范程序。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是办理行政处罚案件不可缺少的法定程序。邯郸市工商局严格按照《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暂行规定》的要求,加强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平台建设,做到办案信息应录尽录,录入案件全部公示。该局加强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规范化建设,健全和完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内部考核和管理制度,做到公示信息及时、准确、规范。
□杨少英 张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