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精准集成服务 聚焦创新能力提升
——北京中关村品牌众扶工作纪实
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汇集了全国最顶尖的高科技企业和高素质人才,是公认的创业创新高地。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过程中,为这些顶尖企业服务,推动中关村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政府部门应该做些什么?“中关村品牌众扶”工作模式创建以来,众扶小组积极探索、扎实工作,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
应运而生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仅是改革开放40年的生动缩影,更是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部署后,中关村进入创新发展的新时代。
新时代呼唤新理念。以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核心目标,以中关村品牌众扶小组为载体的“中关村品牌众扶”工作模式应运而生。
2015年年底,众扶小组成立。小组成员跨层级、跨部门,涵盖工业(科技、创新)、市场监管(商标、专利、标准、计量校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2022北京冬奥组委会等多个部门,具有多层级联动、多部门协同的特点,可以从技术创新扶持、行政保护、新产品新技术推广、质量提升等不同层面,全方位对接企业品牌资产的创建、保护和应用需求。
汇聚众智,创新引领。“中关村品牌众扶”工作模式为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企业建立起面对面交流的平台,通过现场调研、互动交流、政策宣传贯彻、专业指导、资源对接等系列举措,实现商标品牌、专利、标准、检验检测等工作的一站式帮扶,为企业提供精准集成服务,推动企业打造创新型品牌,共同构建中关村高价值品牌体系。
高效运转
为了将众扶工作落到实处,众扶活动实施闭环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效率、效果。
自成立以来,众扶小组开展活动30余次,先后前往联想、今日头条、小米、搜狗、北汽福田、京东、中关村软件园、小桔科技等30余家企业调研,获得高度认可。
在调研中,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企业三方聚焦品牌及创新能力建设,深入交流探讨。企业全方位知晓相关政策信息和工作方向,政府部门精准了解企业品牌建设现状及需求等一手信息,专业机构准确定位企业所需服务,为三方共同推进实施中关村品牌战略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硕果累累
众扶工作为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企业管理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有的企业实施了品牌重塑或升级,有的企业构建起更加规范专业的管理体系。京东委托第三方开发了品牌库管理模块和知产投诉管理模块,北汽新能源启动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博奥生物建立适应集团化管理的商标管理制度,佳讯飞鸿重新修订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众扶企业标准、专利、商标等工作格局的提升,带来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明显提升。纳通集团新申请的专利及发明专利数量与众扶小组成立前相比,实现倍数级增长;小米集团在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获得超过4000项授权专利;汉能在全球152个国家或地区布局超过1000件商标;搜狗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商标申请覆盖五大洲42个国家和地区。
在标准方面,汉能累计主编或参编外部标准超过160项,立项并主编国内首个住建领域薄膜组件行业标准、薄膜建材产品标准;佳讯飞鸿积极参与ETIS国际标准测试,与多家国际优秀厂商实现互联互通对接测试。
不断前行
立足成绩,谋划未来。众扶小组认真梳理企业在品牌建设、商标和专利的注册与保护、标准化、检测认证方面的需求,作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据了解,2019年,众扶小组将继续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部署,用好现有机制,继续挖掘政策需求,将一手的调研帮扶资料总结归纳提炼为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建议,为全面深化改革献计献策。众扶小组计划引入更多团队加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深度服务,帮助企业补齐短板、提升能力。
□宗 合